最新文章
  • 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名单揭晓
    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名单揭晓

    李政道教授题字“平行时空”2024年3月1日至2日,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举办。本届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平行时空——体验·包容·探索”,由...

  • “多彩非遗闹元宵” 肇庆龙涛外国语学校非遗作品火出圈
    “多彩非遗闹元宵” 肇庆龙涛外国语学校非遗作品火出圈

    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清华大学生源中学――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非遗项和文化目展示点成为活动亮点,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对这种独特的皮影戏充满了兴趣。...

  • 把真知灼见转化为务实举措
    把真知灼见转化为务实举措

    从“旅游业恢复发展”到“大力发展入出境游”,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共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786件,涉及文化和旅游工作...

  • 回望“兰亭论辩”:近60年前一场著名的书法之辩再现北京画院
    回望“兰亭论辩”:近60年前一场著名的书法之辩再现北京画院

    展览现场高二适先生(1903-1977)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1965年,就“兰亭序”的真伪,高二适先生本着“论学为重,得失为轻”,与郭沫若先生展开学术争鸣。毛泽东主席...

  • 蔡达峰走访文化和旅游部并座谈
    蔡达峰走访文化和旅游部并座谈

      2月29日,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带队走访文化和旅游部并召开座谈会。
      2月29日,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带队走访文化和旅游部并召开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孙业礼...

  • “从香山走来—迎新春艺术大展”在海淀美术馆(北馆)展出
    “从香山走来—迎新春艺术大展”在海淀美术馆(北馆)展出

    中国文促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海淀美术馆北馆馆长张庄主持开幕式和研讨会。海淀是文化、科技、教育、经济大区,为构建海淀城市发展新形态,擦亮三山五园名片,赓续海淀红色血脉...

  • 一支针管笔能画出什么(一)
    一支针管笔能画出什么(一)

    画画是人的天性,很多人小时候就爱涂涂画画,在书本上创作出一件件惊世骇人的艺术作品:图片来源:GreatArt这样普普通通的一支针管笔拿在你手里的话,能够画出什么作品呢?感觉画来画去...

  • 放大扬·凡·艾克(上):六百年前的指纹
    放大扬·凡·艾克(上):六百年前的指纹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约1390/1400-1441),左图*:《阿诺菲尼的婚礼》,1434,板面油画,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藏;右图*:《阿诺菲尼的婚礼》中扬·凡·艾克的签名扬·凡·艾克的这种教育...

  • 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北枳”武川县寻“风”
    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北枳”武川县寻“风”

    美育课程授课内容以“五育并举”为核心,即基本的航空航天通识教育;以爱国教育为主的德育;智育以航空航天知识、生命科学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主;体育以体育运动为主,包括排球和足...

  • 以民族舞蹈艺术育两岸同源少儿——中国文促会“桃李新苗 万紫芳菲”中国青少年获奖作品展演香港行圆满举办
    以民族舞蹈艺术育两岸同源少儿——中国文促会“桃李新苗 万紫芳菲”中国青少年获奖作品展演香港行圆满举办

    香港新光戏院,五日18时,来观看演出的观众就排起了长队,对于此次赴港演出,意义深远,香港校长发展专业促进会主席张志鸿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李成德处长、...

  • 200件多媒介作品汇聚南通美术馆 跨年呈现“幸福的表情”
    200件多媒介作品汇聚南通美术馆 跨年呈现“幸福的表情”

    展览现场 摄影:野猪南通美术馆位于南通创新区紫琅湖畔,出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保罗·安德鲁之手,于2021年6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展区面积达1400平方米,是集专业美术馆、艺术教育、文...

  •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以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美术力量——中国美术家协会五年工作综述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以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美术力量——中国美术家协会五年工作综述

    伴随新中国的成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已经走过了75载春夏秋冬,是党和政府联系美术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75载的岁月长河,见...

  • 听见艺术,畅享云音
    听见艺术,畅享云音

    ——索诺瓦携手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在京打造全国首批无障碍聆听环境艺术馆2024年1月26日,索诺瓦听力集团携手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在位于北京的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听见...

  • 在贵州黔西南的大山里,有一座溶洞图书馆
    在贵州黔西南的大山里,有一座溶洞图书馆

    图 1:2022年8月,设计团队带领城市年轻人、本地村民、工匠以及本地公益组织在村里搭建了一个充满艺术特色的树屋——生态博物馆。设计及策划团队:曹卿、阳威、王文涛、何愉歆、...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外剪纸艺术研究中心揭牌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外剪纸艺术研究中心揭牌

    中外剪纸艺术研究中心聘任乔晓光担任主任,张艳霞为乔晓光颁发聘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张艳霞指出,中外剪纸艺术研究中心是我校为高级人才搭建的学术平台,是学校落实人才强校...

  • 沙特阿拉伯将2024年定为“骆驼年”
    沙特阿拉伯将2024年定为“骆驼年”

    自古以来,骆驼对沙特人的生活及沙特阿拉伯文化遗产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力和独特的作用。作为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动物和传统的生计来源,骆驼被大量得表现在艺术、手工艺、文学和生活...

  • “黛墨山水”应麦可抽象艺术展开幕
    “黛墨山水”应麦可抽象艺术展开幕

    艺术展集中展出了遂昌籍艺术家应麦可架上布面抽象作品共60件(部分版画),其中含布面水墨系列、时空迹象系列、几何山水系列等,充分展示了艺术家应麦可从事艺术创作20多年来的艺术...

  • “万象归春——刘少白贺岁书画作品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展
    “万象归春——刘少白贺岁书画作品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展

    “万象归春——刘少白贺岁书画作品展”于2024年1月1日15:00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道邦艺术馆、博观书画院主办,杏坛美术馆承办,广东和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展...

  • 办好“中法年”| 青少年书画作品盛装出席法国“中国风”文化节
    办好“中法年”| 青少年书画作品盛装出席法国“中国风”文化节

    活动邀请中国和法国的青少年以绘画、书法等形式参与,通过选拔优秀的中法青少年书画作品,分别代表中国和法国文化,参加第三届诺曼底“中国风”文化艺术节,并结合巴黎奥运会之...

  • 袁运甫诞辰 90周年暨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袁运甫诞辰 90周年暨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现场彭刚在致辞中表示,袁运甫先生是新中国承前启后的杰出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的代表,是艺术教育领域的“大先生”。他艺术胸怀宽广,创作领域广泛,以...

  • 遇见博物馆·上海馆重启  202件毕加索真迹重磅展出
    遇见博物馆·上海馆重启 202件毕加索真迹重磅展出

    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自7月2日(周六)恢复开馆本次展览共分六个单元,通过毕加索出生、成长和长期生活的六个城市,从巴塞罗那初露锋芒的马拉加少年、费南多美院不安分的青春到蒙马特高地漂泊忧郁的生活、艺术漩涡中心的巴黎左岸,再到马拉杜对陶瓷的痴迷、戛纳海边的田园生活,串起了毕加索的成长历程。观众观看《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

  • 小城镇如何激活艺术节庆活力——肖剑专访
    小城镇如何激活艺术节庆活力——肖剑专访

    平遥电影宫平遥电影节肖剑:贾樟柯是国际知名导演,他的电影方式和他的地方感结合的特别紧密。贾导的很多著名的作品都是在山西拍摄的,所以他的电影节之梦一开始就放在了山西,希望能够从山西出发,走向全球。我觉得“全球化”是个后殖民的概念。当我们理解全球化这个概念的时候,这种全球视角还是带有强烈的西方视角。其实我们身处于这个时代,...

  • 以文会友 以友兴城 ——哥中友协和中国驻哥使馆共同举办中哥文化周
    以文会友 以友兴城 ——哥中友协和中国驻哥使馆共同举办中哥文化周

    杜克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哥中关系不断深化,双方携手抗疫,中方积极向哥捐赠抗疫物资、分享抗疫经验,为哥方购买疫苗提供帮助,保障哥全国疫苗接种计划顺利开展。中方在农业、扶贫、交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领域向哥方提供重要支持。哥方注重生态城市建设,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愿同中方进一步合作,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 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清华建筑助力雄安建设
    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清华建筑助力雄安建设

    未来之城,日新月异。新区的“拔节生长”,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由图纸变为现实,这离不开建设者们的努力。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了雄安新区容东片区C组团147栋建筑共166万平方米安置片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如今C组团已陆续交付,居民不但住上了新居,教育、商业、医疗等方面也都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 《重复:李婧个展》开幕:在重复中思辨与探索
    《重复:李婧个展》开幕:在重复中思辨与探索

    《重复:李婧个展》开幕式现场之后由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易英教授发言,他指出:李婧的创作一直在“重复”,重复之前画过的抽象作品,不管是用手工制作还是手绘的方法。实际上事物是不可还原的,重复的过程就是在重复不可能的图像。这里潜在的图像来源于规则、教育和经验,也就是说我们画出来的一张画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合理的、真实...

热点文章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1)
推荐文章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