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大足石刻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的发现将中国石窟艺术兴盛的历史延长了400多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次展览通过文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大足石刻的与众不同之处。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了解大足石刻,认识大足石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博工作者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
展览现场木木美术馆创始人雷宛萤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距今久远,我们还能从中收获些什么?谈及本次展览的策划,木木美术馆创始人雷宛萤表示,“今年是木木美术馆诞生的第七个年头,一路走来,我们一直尝试突破常规的展览理念,超越地理和时空的限制,以此构建古今东西之间的对话。此前的展览从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局部实验的阶段,而此次与大英博物...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东南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向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曾丽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创始人、馆长,苗疆故事品牌创始人,收藏家汪莎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艺文力创办人活动流...
导语:在本集的访谈中,李尤松描述了“中国风”在现代设计、舞台美术、诗歌、生活用品等对当代西方文化中的广泛影响。同时,对于“中国风”这一文化现象的讨论可能更值得关注,“中国风”的出现曾经伴随着巨大的赞誉和争议,它可以看作西方人原初对东方文化的幻想模仿之物,在东西方不断误读和交互传递中,“中国风”成为世界性文化交流碰撞的产...
导言:在这集访谈中,李尤松通过中国园林和瓷器对西方的影响,描述了17-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全面绽放的盛况。以圆明园为代表性的中国园林的形式和“散落位置”的造园理念通过英国园林的承继与创新,继而对整个欧洲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18世纪“中国风”的盛期,“中国风”的亭子和宝塔曾经遍布欧洲的私家园林,甚至延续到19世纪...
李睦教授李睦老师以美育为宗旨的教学历程已持续了三十年之久,他认为当今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审美教育的缺失,所以在从事艺术教育之始,他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全民美育教育的事业之中。他先后为全校数百名理工科及人文学科的学生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并且通过网络课程开展美育教育,他讲授的《东西方现代艺术》公开课,获得2014年教...
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 左起: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北京当代视觉总监朱砂,IMS(天下秀)新媒体商业集团市场品牌部负责人苏书明,oncha首席品牌官张艺缤,国立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北京当代艺博会艺术总监鲍栋,绘造社创始人李涵,合作艺术家冯梦波,数置单元艺术家王志鸥,网站设计师北欧新变化新单元...
导言:“中国风”在国人的认知中,它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文化潮流,当时欧洲对中国风(Chinoiserie)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一种时尚。海上贸易将大量的中国商品带到欧洲。诸如茶叶、丝绸、瓷器、扇子等,这些商品让欧洲人对遥远神秘东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十七世纪下半叶来华传教士将其考察成果...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开幕式上致辞2021年9月14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指导,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海美术家协会主办,北京吉祥大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青出西海——青海少数民族青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中国...
从盘古大观眺望,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丙烯、喷漆、马克笔、衣物、印刷品,136×140×6.5cm,2017-2019展览分为两部分,以象征着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建筑,一座摇曳着海面灯影的临时帐篷,作为两个空间的中心和篝火。“找茬”“互毁”“窗户”三个系列的作品围绕左右,成为通往现实的背景音。旧房遗址的地毯,杂糅而...
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可以说遍及全球,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普遍接受了麦当劳、肯德基和好莱坞电影,吃穿住行普遍西方化。可是在不太久远的历史上,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欧洲曾经流行过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风”文化浪潮。遥远的中国在欧洲人看来似乎是一个恍若仙境的东方伊甸园,欧洲人尤其是上层的王孙贵族普遍喜爱来自中国的各种事物,在...
据报道,法国巴黎纪念性地标凯旋门将于9月18日至10月3日被全部包裹起来,“消失”十六天。这一艺术项目的创作者为已故著名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Christo Javacheff),这个规模宏大的艺术项目萌生于1962年,由他的侄子戴维创作,名称为《凯旋门包裹》,本计划于2020年4月6日至19日期间实施,当时甚至得到了法...
“到底什么是绘画?”陈亮会反复这样问自己。在当今媒介多元的时代,怎样用平面的绘画表达超越语言的感受,是他一直探索的问题。展览“迹——陈亮跨界作品展”展现出艺术家十多年来的创作面貌。他把创作抽象画的过程形容为一种“冒险”。前往德国留学,则是他“冒险”的开始。陈亮《无题1》布面丙烯40×40cm 2005年谈到德国和中国艺...
每年秋收时节,螃蟹黄满膏肥,正是品尝蟹肉的最佳时机。中国人吃螃蟹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从《周礼》有天子食蟹记载之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为吃蟹又提供了新方法。佚名《荷蟹图》最早古代人吃蟹,是最看重蟹螯的。晋朝大酒鬼毕卓就说过:“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了一生足矣。”文学家李渔...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玥主持学术讲座主讲人于明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于明通过讲述西方传统文化的历史,对比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共通与差异,探讨油画语言魅力。解读作为舶来画种的油画,能够在东方,特别是中国生根发芽并逐渐壮大的原因和作为中国油画家在艺术实践中的努力方向等问题。于明认为我们还没有能够彻底的进入到油画语言魅力中...
非洲大草原的狮子、长颈鹿、斑马、羚羊,斯里兰卡和云南野象谷的大象,热带雨林的孔雀,美国西海岸的虬松,海南岛的竹笋根……方楚雄笔下的万物生灵,它们具有一种拟人化的情感,不仅呈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给观众带来一种脉脉情深的感动——“天地生灵——方楚雄的艺术世界”开幕式前排就坐嘉宾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致辞2021年9月...
现场搭建师生交流预制化生物质秸秆草砖墙体围护结构现场实况校企合作,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于吉鹏院长对SDC竞赛组委会表示了肯定,SDC竞赛不仅仅是太阳能技术的展示应用,其对“绿色”前沿技术的探索,对建筑行业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意义。SDC经过多届赛事的举办在业界内形成很好的影响力,...
15世纪钧窑 月白釉出戟尊 上海博物馆藏元 景德镇窑 蓝釉白龙梅瓶 扬州博物馆藏《瓷器中国》瓷器中国陈克伦 著定价:118.00元《瓷器中国》一书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先生最新力作,陶瓷泰斗耿宝昌先生倾情作序题词推荐。本书用权威、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高清图片,讲述了中国瓷器三千年的发展历程,...
2021年9月5日,“美育与重塑学术论坛”于北京、厦门两地连线开讲。论坛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高等艺术教育学科带头人,共同探讨在新时代,如何突破学科壁垒,用美育感染时代,以艺术教育重塑未来。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双减之后的美...
英格夫·霍伦(图片:PERNILLE SANDBERG)“霍伦”是他开始创作艺术时改用的姓氏——取自母亲的娘家姓,在此之前,他用的是父亲的德国姓氏海因策林(Heinzerling)。霍伦在一次采访中提起过这个小插曲:“我完成建筑学学业时,和祖父有过一些争执,他觉得我应该成为家族里的第三代工程师。我当时想,去你的,那我就...
开幕现场“微妙之间”策展人克里斯•夏普远程留言在媒体发布会上,因疫情原因未能到场的策展人克里斯•夏普(Chris Sharp)以视频留言的形式,透露了策划展览“微妙之间”的契机与初衷,并对展览的顺利开幕致以了衷心的祝福与感谢。极星中国和亚太区总裁内森•福肖(Nathan Forshaw)致辞展览首席赞助商发言人、极星中...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仰望星空的震撼与浪漫,都源自人类好奇的双眼。假设、想象、探索、触摸、行动、冒险、实验……科技和艺术在两条相邻的路上,殊途同归。龙骨车图 李嵩 宋代龙骨车(又称翻车)是中国古代运用最广泛、提水效率最高的农业灌溉工具,由东汉末年的毕岚初创,后改进而成。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龙骨车列为中国古代...
庄重 《女子肖像》 100×100cm 布面油画 2021年胡丹洁:如何看待写生和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作画过程中运用照片等技术手段的现象?庄重:我们对写生有一个固有的概念,往往画出来千篇一律,记录的信息并不多。我很赞赏博鲁盖尔和透纳的一些小速写,写生不一定要画得有多完整,有的时候可能就是记录一个大概的东西,用随身携带...
实际上,这幅画是当时的南唐国主李璟命令周文矩所画,用来“明示”他选定的继承人——他的弟弟们。依照古人坐席以左为尊的次序,图中并排而坐的两人中,正面观众的,正是李璟本人。他的右手边,与他同榻而坐的,是他的二弟景遂。下棋的两人,场景中位于左边的是三弟景达,右边的是四弟景逿(dàng)。总之,画面表现了四人的主次关系:李璟→...
周亭 《大帕拉迪索的酒店》 40×50cm 布面油画 2019年胡丹洁:写生和创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两者之间有区别吗?周亭: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在区别中有联系。写生和创作不是脱节的,但也不能说写生完全就是为创作服务的,写生有写生的乐趣。创作时可能会有一些照片、速写作为参考,但写生时那种身临其境的当下的感受,是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