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艺术与自然|钟剑秋:做虔诚的追逐光的画家
    艺术与自然|钟剑秋:做虔诚的追逐光的画家

    钟剑秋 《远眺阿西西城》 40×50cm 布面油画 2019年胡丹洁:如何看待写生和创作的关系?钟剑秋:我们画家探索这个世界,先要用我们画家的眼睛去观察世界。面对世间万物,我们首先要去观察它、感受它,你不观察,就谈不上什么理解,理解之后才能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它。这些都离不开写生,它是画家感知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写生太鲜活了...

  • 第三届中日纤维艺术交流展 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三届中日纤维艺术交流展 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三届中日纤维艺术交流展海报2021年8月27日下午,“第三届中日纤维艺术交流展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染织服装艺术系承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委会协办。线上开幕式展览当日同时举办了线上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美术学...

  • 艺术与自然|于明:用感性捕捉生活,用理性留住瞬间
    艺术与自然|于明:用感性捕捉生活,用理性留住瞬间

    于明 《等待》 40×30cm 布面油画 2019年胡丹洁:此次行程前往油画发源地考察、写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于明:我们今天不可否认的是,称之为经典的作品确实是出现在了以前而非现在。现在的欧洲艺术不像过去那么辉煌,但我这次有一个突出的体会,来自于我们在佛罗伦萨古典美术学院(FAA)举办的一个交流展,把我们这些艺术家和...

  • 艺术与自然|徐志广:创作的核心是注入思想和情感,表达自我
    艺术与自然|徐志广:创作的核心是注入思想和情感,表达自我

    徐志广 《佛罗伦萨的夜晚》 100×190cm 布面油画 2019-2020年胡丹洁:您在这次意大利之行中有哪些收获?徐志广:这次项目设计的很不错,除了精心策划的考察和写生活动之外,还取得了一些意外收获。一是行程中特别安排了去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之前我多次去意大利都没能看到。再一个是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的王玥老师和...

  • 靳尚谊、范迪安、吴洪亮对话 | 探讨艺术与自然、写生与创作
    靳尚谊、范迪安、吴洪亮对话 | 探讨艺术与自然、写生与创作

    座谈会现场靳尚谊先生在座谈会上发言油画家、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在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了绘画的明暗、体积、空间、质感、光感,结构等问题。靳先生认为,人的构造从任何角度来观察都是对称的,了解了中线,不管什么动作都能画成对称、平衡的感觉。而体积问题更是关乎作品内在的一种抽象美。我们评价油画...

  •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爆冷门,金狮奖花落阿联酋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爆冷门,金狮奖花落阿联酋

    8月30日下午,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近三个月以后,评审团终于宣布了迟来的获奖名单:阿联酋馆策划的《湿地(Wetland)》荣获金狮奖,俄罗斯馆的《开放!(Open!)》及菲律宾馆带来的《互助结构(Structures of Mutual Support)》获得了特别奖。此外,评审团也针对独立项目颁布了奖项,柏林建筑工...

  • 想象世界 | 艺术与媒介论坛(AMF)2021会议回顾
    想象世界 | 艺术与媒介论坛(AMF)2021会议回顾

    浙大艺术与媒介论坛(AMF)已于8月26日顺利召开。本届艺术与媒介论坛的主题为“新媒体时代下的艺术与世界主义”,由浙江大学艺术美学研究中心主办联合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大乾艺术中心协办。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 )的概念是否已经过时?视觉与听觉艺术是否会在城市美...

  • 艺术与自然|对话西班牙艺术家纳舒•维加拉
    艺术与自然|对话西班牙艺术家纳舒•维加拉

    纳舒·维加拉Nacho Vergara 《Static Movement》 《Hog the Earth》 《Of My Struggle Against Death》110×80cm 布面油画、马克笔 2021年胡丹洁:在此前的艺术创作中,“风景”似乎不是您经常选择的绘画主题。在意大利期间的多次风景写生活动中,有什么...

  • 艺术与自然|孙逊:每个画家都需要一个情感上的“根据地”
    艺术与自然|孙逊:每个画家都需要一个情感上的“根据地”

    孙逊 《父母》 200×150cm 布面丙烯 2006年胡丹洁:如何看待写生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孙逊:写生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对于有的艺术家比较紧密,对于有的艺术家则不那么紧密。写生作为一个主要绘画手段,已经成‌‌了很多艺术家的选择。写生有优点:写实、直接、新鲜、生动,但同时写生也有缺点:太容易被眼前精彩而琐碎的世界所...

  • 中国-摩洛哥线上草莓音乐节 让声音跨越万里相遇
    中国-摩洛哥线上草莓音乐节 让声音跨越万里相遇

    草莓音乐节创立于2009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音乐节之一。草莓音乐节的气质潮流而多元,受到年轻人和白领的喜爱。自创办以来,吸引了数百万乐迷,为不同城市的音乐节用户群体带来了多元化音乐节场景体验。此次合作的 Visa For Music音乐节成立于2014年,是摩洛哥和中东重要的音乐节和专业音乐产业平台,历经7届...

  • 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举行
    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举行

    杨振宁 吴为山 雕塑 70×31×40cm 2014 艺术家自藏本次展览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中精选科技题材作品100余件,分为“科技人物——求真之路开拓者”“科技事件——创新征途里程碑”“科技成就——知识应用结硕果”三个部分,向观众全面展示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并着重呈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希望...

  • 亚历山大•考尔德:首饰,“可佩戴的雕塑”
    亚历山大•考尔德:首饰,“可佩戴的雕塑”

    耳坠(1948)图片来源:Calder Foundation考尔德的雕塑作品充满活力和表演性。一旦被微风激活,悬浮的形状和线条便在半空中旋转、交汇,不断变换的构图由此而生。他的许多首饰作品也具有相似的特点:用金属丝和金属片制成,这些首饰看起来轻巧,却以扩张的外形,有力地激活着它所处的空间。对名贵宝石并不感兴趣的考尔德,...

  • 艺术与自然|刘丽伟:从瞬息万变的自然当中累积创作经验
    艺术与自然|刘丽伟:从瞬息万变的自然当中累积创作经验

    刘丽伟 《阿西西圣方济各圣殿》 17.1×20.8cm 布面油画 2019年胡丹洁:在这次意大利之旅前,最令您期待的是什么‌‌呢?‌‌刘丽伟:这是我第一次去意大利,我最期待的就是看原作。‌‌我在上海生活过7年,在这7年中‌‌也看过国际艺术博览会、双年展等等,‌‌但艺术史上很多经典的作品,我都还‌‌没有看过。有的作品,比...

  • 莫迪里亚尼,艺术家如何忘记前任?
    莫迪里亚尼,艺术家如何忘记前任?

    艺术家莫迪里亚尼,图片来源于网络两人对阅读和诗歌有着共同的热情,但亲密关系经常是暴风骤雨般的。酒精和药品的滥用助长了争吵和肢体冲突,黑斯廷斯曾经把他描述为一个“迷人的恶棍”。分手后,人们在品鉴这位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时,认为他为了抹去前女友的记忆,在女友的肖像上画上了另一个女人。艺术家可能想用这种方式把前任从脑海中彻底删...

  • “墨道之维:姬子绘画展”将在山东美术馆举行 巨幅《大宇畅神图》亮相
    “墨道之维:姬子绘画展”将在山东美术馆举行 巨幅《大宇畅神图》亮相

    姬子大道长风图 193x337cm, 2011年艺术家姬子,河北人氏,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专攻山水画,不仅深入学习宋元以来诸大家的传统笔墨技法,同时还揣摩研究了傅抱石、宋文治、钱松嵒、李可染等现代名家的新风格、新笔墨,并多次到燕山、太行山进行写生。姬子在创作中并不墨守成规,大胆地引入西画的构图因素,把故乡燕地的长城当成时间...

  • 艺术与自然|来源:重回油画发源地,获得新的启示
    艺术与自然|来源:重回油画发源地,获得新的启示

    来源 《大帕拉迪索的傍晚》 30×40cm 布面油画 2019年胡丹洁:怎样看待写生和创作的关系?艺术家们参加此次写生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来源:首先是因为我们多数都是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并且在美术学院做老师,写生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是一种常态,我们一直都有写生的这种习惯。更本质的原因是,写生能帮助我们保持一种鲜活的感觉。在画室...

  • 苏丹:艺术博物馆中的文献展
    苏丹:艺术博物馆中的文献展

    本文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策展人苏丹在2021年8月23日举行的“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开幕式上的发言——文/苏丹在艺术博物馆中展示文献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作为策展人手中的法器有二:一是史料,二是空间。“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展览现场展览的空间永远在追随史料,尽管本次展览的展厅空间...

  • 艺术与自然|贺羽:传统绘画风格在当下亦有当代价值
    艺术与自然|贺羽:传统绘画风格在当下亦有当代价值

    贺羽 《雪山与秋林》 50×70cm 布面油画 2019年胡丹洁:意大利被誉为“油画艺术的摇篮”,通过这次写生考察,你对油画艺术有了什么新的理解?贺羽:油画的出现是有它的必然性的。我发现,意大利艺术的文艺复兴的发展可能是比欧洲其他地方要早一点,但是很快它就和整个欧洲融合在一起了。他们最开始画湿壁画还有坦培拉,但实际上湿...

  • 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在京开幕
    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在京开幕

    张旭副部长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在致辞中表示,威尼斯双年展历史悠久,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事之一,也是各国展示文化发展水平和艺术创造力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中国自2005年起,以国家馆形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家和建筑师,向世界展示了根植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中国哲学思想、体...

  • 艺术与自然|对话澳大利亚艺术家斯科特•布雷顿
    艺术与自然|对话澳大利亚艺术家斯科特•布雷顿

    斯科特·布雷顿Scott Breton,Astronomer,137 x 84 cm,布面油画,2020年胡丹洁:我们注意到你在大学时选择的专业是遗传学,是什么使你后来转向了艺术的道路?斯科特•布雷顿:我想我就是很自然地被艺术吸引了,并且感觉自己在这个领域更加擅长。换句话说,艺术才是我的“菜”。从前我认为相比于艺术,科...

  • 看工艺美术如何更“接地气”:"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国家博物馆开幕
    看工艺美术如何更“接地气”:"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现场(摄影:余冠辰)展览现场展览现场(摄影:余冠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告诉记者,“目前,各地举办的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展数量并不算少,这其中既有行业协会举办的工艺美术展,也有高等专业院校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

  • 从良渚玉琮到当代艺术:泰康收藏呈现了怎样的生命观?
    从良渚玉琮到当代艺术:泰康收藏呈现了怎样的生命观?

    “生命惊奇”展览现场,左侧是乾隆年间“御赐养老”银牌8月21日,“生命惊奇:泰康保险集团25周年艺术收藏展”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开幕。这是泰康收藏第四次同公众见面,前三次分别是2011年于中国美术馆首度亮相,2015年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呈现编年脉络,2019年以机构为主体、以收藏为生产力,集中展示1942年以来的历史...

  • “艺术与自然——意大利考察创作汇报展”亮相北京隆福文化中心
    “艺术与自然——意大利考察创作汇报展”亮相北京隆福文化中心

    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展览现场本次展览是对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2019意大利写生及学术交流项目”成果的总结与汇报。2019年10月20日至11月15日,在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与意大利TIAC协会的精心组织下,包括斯科特•布雷顿Scott Breton、贺羽、来源、刘丽伟、孙逊、纳舒•维加拉Nacho Vergara、徐志广...

  • 红门画廊:一家30年老牌画廊的记忆组成
    红门画廊:一家30年老牌画廊的记忆组成

    红门画廊“记忆墙”展览现场“红门”里的蓝色记忆纵使现场热闹喧哗,白墙上色彩缤纷,但仍挡不住迎面而来一面醒目的蓝墙。红门画廊创始人布朗·华莱士(Brian Wallace)与我们分享了红门里的这抹蓝色记忆。“这面蓝墙来自于2019年红门合作的艺术家——彼得·韦恩·刘易斯(Peter Wayne Lewis)。作为一位资深...

  • 在激流中前进——看中国画家笔下的黄河题材
    在激流中前进——看中国画家笔下的黄河题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端于青藏高原白云之间,浩浩荡荡如巨龙一般横贯九省,奔腾入海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滋养了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深植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了歌,成了诗,成了画,成了民族的根魂。“在激流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