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瓦拉东,《蓝色房间》,1923年,布面油画,90x116cm,利摩日美术馆藏,图片来源:蓬皮杜艺术中心。苏珊娜·瓦拉东时间:2025年1月15日-5月26日地点: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苏珊娜·瓦拉...
文森特·梵高,《麦田与柏树》,1889年,布面油画,©英国国家美术馆如今,梵高的作品已是各大美术馆的必备品,每年数不清的展览中,他的作品从未缺席。梵高的名字似乎已成为文化消费的标...
朱炳仁在国博大讲堂讲座中铜,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之一,从公元前数千年开始就被发现和采掘利用。中国青铜文化立于古代世界艺术之巅。古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象征九州稳...
费雷德里克·保罗(Frédéric Paul),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肖像的映象”策展人目前,上海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艺术中心合作的常设展《肖像的映象》正在西岸美术馆展出,展...
雅各布·凡·卢伊(Jacobus van Looy,1855-1930),上图:《国王节》(Oranjefest),1890-1892,荷兰国立博物馆藏品(Rijksmuseum Amsterdam);下图:《七月-夏日繁花》(July-Summer Luxuriance),1900...
《夏》,威廉·马里斯(Willem Maris,1844-1910),1897,藏于荷兰多德雷赫特博物馆牛和风车一样,自17世纪以来一直是荷兰艺术最常见的“国家”主题。海牙画派威廉·马里斯的代表作就是...
率先亮相的八幅经典名作包括文森特 ·梵高(1853–1890年)的《长草地与蝴蝶》(1890年);以及展览“宗教艺术”单元的多幅重点画作──桑德罗·波提切利(约 1445–1510年)的《圣芝诺比...
“David and Abigail”,临摹自雨果·凡·德·古斯,约1600/25,油画,捷克布拉格国立美术馆藏品(National Gallery Prague)古斯的《卸下圣体》(大版)不幸于1828年之前毁于火灾,整幅作品...
谢微灵,作品风格浪漫,奇幻,充满故事性。...
左*:欧洲想象中塔希提岛女性的版画;右*:“库克船长”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1728-1779)所著《太平洋之旅》,德国民族学博物馆馆藏塔希提的美丽传说于1767年登陆的英国人被认为是第一批踏上塔希提岛的欧洲人,一年后到来的法国人则直接将其与古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的神话岛屿“La Nouvelle Cyth...
文/徐子淇领悟“父亲”是从生命的中午开始的。当我们在世事葱茏的庸常中,忽有一天领会到那些曾经意在言外、既不强烈也不震撼的抒情,回首再看,父亲已经是日渐老去的黄昏了。恰如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洗刷了颠簸浮沉的温厚,无须声张的宽和,并不陡峭的高度。晚霞延续了斜阳的温热,遥远的苍穹也因这灿烂从容的余晖而显得生动了起来,...
VINCENT LIN...
“梵高的向日葵香皂”,其包装上写着“致喜欢蓬松泡泡的备受折磨的艺术家”考陶德美术馆这次推出的衍生品包括一款“耳朵橡皮擦”(英语称作earaser,由“耳朵”和“橡皮擦”两个词拼接而成),这款纪念品模仿了梵高在精神失常时割下的耳朵形状。该展还出售一款肥皂,称其适合“喜欢肥皂泡、饱受折磨的艺术家”;还推出“情绪急救包”,称...
张璇说:“梵高有一幅素描作品,画了一双女人的腿。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对于芭蕾舞的热爱吧,我对画中未知的上半身充满了想象,也因此延伸出了这一系列作品。”在迎接客人的明亮前厅、在狭长幽暗通往花园的走廊、在温暖的梵高卧室……于陈列的历史资料和老家具间,张璇的油画保持着身为艺术作品的独特个性,却不显得过分张扬,和这栋历史建筑融为一...
文森特·梵高 戴草帽的自画像 1887年 底特律艺术学院 布里奇曼图片社(Bridge Images)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梵高创作了大量自画像。因为没有钱雇模特,梵高选择用镜中的自己练习绘画。画中的他有时是戴着领结、穿着马甲和皮衣的绅士,有时则是穿着工作服、戴着草帽的农民。他认为如果自己能表现出自己肖像的复杂色彩,“自然...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散去,但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却不会消退。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情感的淬炼,经典艺术愈加显露出超越时空的光辉。虽然因为全球疫情,人们大大减少了跨国旅行,但人类艺术的盛宴仍在世界各地隆重登场。让我们一起看看2022年全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艺术大展吧!照片由布鲁克林博物馆提供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佛教艺术时间:2022年1...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玥主持学术讲座主讲人于明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于明通过讲述西方传统文化的历史,对比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共通与差异,探讨油画语言魅力。解读作为舶来画种的油画,能够在东方,特别是中国生根发芽并逐渐壮大的原因和作为中国油画家在艺术实践中的努力方向等问题。于明认为我们还没有能够彻底的进入到油画语言魅力中...
(左)文森特·梵高,(右)保罗·高更艺术家似乎都是孤独的,他们内心柔软细腻,在外则尖锐犀利,用自己独特的触角一寸一寸感知着世界。他们在面对嘲讽与不理解时,往往习惯将自己层层包裹,画笔就是他们袒露内心的唯一出口。而一旦发现与自己思想产生共鸣的人,他们又往往愿意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的想法。这个世界因艺术结缘的艺术家...
大卫·霍克尼 在工作室里,2017年12月 摄影:Jonathan Wilkinson大卫·霍克尼(生于1937年)比文森特·梵高(1853-1890)晚活了一个多世纪,然而都深深地迷恋自然。将他们的作品并置在一起,将得到怎样的启示?文森特·梵高 阿尔勒附近有鸢尾花的田野 1888年 布面油画 梵高博物馆2021年2月...
梵高 自画像 1889年 ©巴黎奥赛博物馆“我总感觉本身是个观光者,老是要去什么处所。若是我告诉本身谁人处所其实并不存在,那仿佛对我也合情合理,也足有可能......在我生涯的最后时刻,我老是会发现本身的错误。那时刻我会发现,不仅仅是艺术,还有其他一切的工作,都不外是一场梦,人的自我其实何足道哉。”1888年8月6日,...
黄志坚,笔名黄墨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