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4:52:05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1505
本次展览涵盖10个国家近30件跨界艺术作品,它们由跨界艺术家、天文科学家、天文摄影师共同创造,以多媒介光影的方式呈现出一场星河宇宙之旅。图为策展人安久导览。(摄影:兰红超)
此次展览是时代美术馆秉持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策展理念的又一次崭新尝试,亦是一场跨国合作、跨领域融合、多方联合呈现的重磅之作。(摄影:兰红超)
《深空》,2021,天文摄影,综合材料。(摄影:兰红超)
《轨道》,Quadrature,2023。朱利安·戈茨和塞巴斯蒂安·尼特的作品《轨道》则展示了卫星和太空垃圾围绕我们旋转时的诗意舞蹈。看似混乱的路径变异为有机的视觉模式,背后实则是物理规律的产物。(摄影:兰红超)
《黑洞》,伊安尼斯·克拉尼迪奥提斯,2019。黑洞,几乎是我们最常提及的天文现象,你能想象有一件作品将黑洞这一“我们认知的尽头”转化为可以用指尖碰触的声光雕塑吗?(摄影:兰红超)
《步天歌-十二月令》,张宇豪,2023。(摄影:兰红超)
《我们的星际身体》,丹妮拉·布里尔·埃斯特拉达,2019。(摄影:兰红超)
《生物蓝图》,伊莱·约特瓦,2021。(摄影:兰红超)
《星的方向》,陈明强,2022。(摄影:兰红超)
《月鹅领地》,艾格尼丝·迈尔-布兰迪丝,2012-至今。(摄影:兰红超)
《星辰:从信号到噪音》,维多利亚·韦斯那,2020。(摄影:兰红超)
《元素周期表》,展陈。(摄影:兰红超)
《太空植物》,东信/椎木俊介,2014-2017。(摄影:兰红超)
《星语》,唐曼,2021。(摄影:兰红超)
《环食指环》,董书畅,2020。(摄影:兰红超)
《曌之彩翼》,刘博洋,2023。(摄影:兰红超)
《柔软的宇宙》,安久,2017-2022。(摄影:兰红超)
《尘埃》,星河角落&中国星空视觉联盟,2022。(摄影:兰红超)
《光年》,梁蓝波,李嘉莹,2022。(摄影:兰红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