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21:43:41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18
展览现场(左:学术主持陈永康,右:艺术家北水)
陈永康:从你这一次创作的《泉阳河》系列作品中,我好像很少看到你对艺术形式的实验与探索,更多的是对自我情绪与生命感悟的朴素传达。
北水:家乡泉阳河的风景一直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一直不想轻易触碰。这次回来,忽然有了创作的冲动,可能是年龄大了,有了归根的心态。《泉阳河》更多的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没有去做艺术实践的动机。在北京工作室定是画不出这样的画的,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画画,家乡的气息给了我自信和灵性。
北水作品《融化的向日葵》 布面丙烯 61x46cm 2023
陈永康:你的这批画,给予我截然不同的感受。以前更多的是惊艳,抑或震撼。但这次是温暖的感动!看得出来,这是一组“走心”的作品,不仅感动了我,也触动了现场的很多观众。是不是也触动了你自己。
北水:谢谢!如果把作品置于我所描绘的现实物像和我之间,无疑《泉阳河》系列更靠近我。我想从作品画面中挤出自己真实的灵魂和对家乡过往的记忆,那种既熟悉又陌生、既热爱又忧伤的情感。的确,是“深度走心”的一次创作。
展览现场
最后,陈永康在现场对北水的《泉阳河》做了总结性分享:
“这批作品主要是讲述关于那只小鸟的故事……”北水的灵感和动机不是从观念主义出发,而是生活环境对他的触动。艺术家更加关注人类精神困境和情感世界。精神和情感构成了生命的内核,爱、生死、和谐、环保等都是人们每天需要面对的思考,由此决定人们后续的生命行为。生命主题,依然是北水心中最核心的艺术表达。“一只麻雀引起的思辨”,不仅是北水内心的柔软与悲悯,更是艺术家的敏感与敏锐。抽离“真相”的“风景”不仅是艺术主题的象征,也是艺术家情绪转换的能量场。《泉阳河》的表现形式从“构成画面”演化为“意象语言”的表述。北水以一种“无界写意”的姿态,坦然地和观众开启无界沟。
北水作品《沐雨》 布面丙烯 55x46cm 2023
陈永康:“画面给人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有好多神来之笔,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画画还真是不一样!”北水“无意”的创作,一方面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艺术生命的审视与反思。以前我们研究艺术如何表达,而今,我们必须回答:艺术,究竟在表达什么?这是艺术家深邃而复杂的思想。发现人类价值,构建新的文明,是艺术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新时代艺术家精神,是艺术家修为和本心的外现。北水的艺术态度是真诚的,几十年来坚持“独立思考”,不参与博弈,消除偏见与界限。“这样减少了很多干扰”,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专注于对艺术的感悟。在我们去实现文化自信、文化复兴的路上,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实践型艺术家去创造各种可能性,也需要走心的、链接自我历史文明的、链接人类精神情感的、有温度的艺术家。
北水作品《落霞NO.2 》布面丙烯 61x46cm 2023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