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1 10:31:33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354
撰文_李莞潸
在托马斯·海涅的海报中,女性在象征“艺术家”的同时,算是特别“点”到了“女性艺术家”。相较于慕尼黑分离派和维也纳分离派,柏林分离派自成立之始起就向女性艺术家敞开大门,也是第一个接纳女性成员的重要艺术家团体。
《笛者》,朱莉·沃尔夫索恩,约1900藏于柏林现代美术馆
德国画家朱莉·沃尔夫索恩也是柏林分离派联合创始人之一。1942年,因其犹太裔的身份,一直留在柏林的朱莉被驱逐至捷克境内的特雷津集中营。朱莉的大量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已丢失,直至2000年初才开始被重新发现。如今在柏林,毗邻柏林墙纪念馆的一条街道用“朱莉·沃尔夫索恩”命名。
《蒙马特群屋》,玛丽亚·斯拉沃纳,1898,藏于柏林国家博物馆之老国家画廊,曾于慕尼黑分离派群展(1904)展出
德国印象派画家玛丽亚·斯拉沃纳被认为与多拉·希茨一样,是她所处时代最重要的德国画家。1890年开始,玛丽亚在巴黎旅居17年,《蒙马特群屋》是她工作室的后院,法国私人收藏家将她与贝尔特·莫里索相提并论。玛丽亚于1909年移居柏林,并在1913年正式加入柏林分离派。1933年,玛丽亚的作品被划为“堕落艺术”,许多画作在二战期间被毁或遗失,自此被遗忘了多年,直到1981年才重新举办回顾展。
《食猫者》,1900,维也纳美景宫美术馆藏品;曾于维也纳分离派群展(1901)展出
与《白衣女士》正相反,真人等身大小的《食猫者》差不多是整个展览最让人冒冷汗的作品。它来自俄罗斯画家、雕塑家埃伦娜·卢克什-马科夫斯基,她的父亲是沙俄的宫廷画家,祖父则是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1895年,埃伦娜师从列宾。1901年,埃伦娜参加分离派第十届展览,并成为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位女性成员。
艺术不止描绘风景与演绎传说,它不能对贫穷和苦难视而不见,《食猫者》中流浪汉和他的食物选择便是悲惨社会阴暗及堕落的缩影。
《蓝布女工的半身肖像》,凯绥·柯勒惠支,1903,藏于柏林国家博物馆之版画素描博物馆
若说到分离派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最著名的艺术家也是一名女性——德国雕塑家、平面艺术家、画家凯绥·柯勒惠支。从艺术生涯的最初始,柯勒惠支就致力于社会批判的主题,其独立的艺术风格融合了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最终使她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德国艺术家之一。1912年,柯勒惠支成为分离派中首位被选入董事会的女性艺术家。(注:本文为柏林“分离派”大展系列报道第三篇,后续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