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在京首演成功

时间:2021-10-26 10:56:00 作者:艺术中国来源:艺术中国点击:1428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介绍,北昆创排《林徽因》正是要将林徽因、梁思成这样具有爱国情操和爱国精神的时代偶像搬上舞台,去启迪思想、温润人心,用昆曲诗情画意的舞台呈现去展现家国情怀、引领时代风向,让传统文化感化、影响更多的当代年轻人。

林徽因是现代杰出的建筑师、学者、诗人、作家、爱国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作为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与梁思成一起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林徽因》剧照

《林徽因》剧照

剧中呈现了林徽因几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以写意洗练的舞美设计和抒情婉转的唱腔音乐,配合恰到好处的灯光、服装等元素,实现了时光流转、空间转换的效果。在简约典雅的舞台呈现中,以留白的方式为观众留下了拓展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昆曲《林徽因》是在尊重昆曲艺术的核心特色同时,有意识地将现代诗歌、当代审美融入剧目中,以“诗化”镌刻昆韵,以“传承”推陈出新,突出主题意蕴的现代挖掘和人物情感的艺术表达,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清新优雅的文化名人形象。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等一行观看演出,并与主创及演员合影留念

继《林徽因》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后,10月23日上午,北方昆曲剧院召开了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首演后的座谈会,著名表演艺术家、戏剧评论家、业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一一对昆曲《林徽因》的首演做出点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林徽因为题材呈现在昆曲舞台上,是颇具难度却意义重大的探索和尝试,林徽因的诗意形象与昆曲的写意特征不谋而合,而以古老传统的昆曲艺术演绎现代题材却颇具难度。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昆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就开始了对昆曲现代题材的演绎,留存下深厚的渊源和积淀。此次以昆曲《林徽因》作为守正创新的探索与尝试,是一次巨大的突破。全剧唱念做表细腻传神、词句清丽、风格典雅,令人耳目一新,编、导、音、舞美融合得恰如其分,演员的呈现可圈可点,是一部可看性、观赏性、文学性极高的优秀剧目。

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首演后的座谈会

原创大型昆曲《林徽因》首演后的座谈会

该剧兼具南北、兼收并蓄的艺术特色、唯美写意、细腻传神的舞台呈现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昆曲《林徽因》重现了风云际会的年代中,深烙在国人血脉中的民族精神,致敬先贤、映照当下,共同探讨新时代传统艺术中的现当代题材的表演体系,立意深刻、意义深远。同时,与会专家也对剧目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剧组主创团队表示,在聆听各方面的反馈和意见后,将继续修改打磨剧本,以期与观众再度见面。

关于北方昆区剧院

2001年5月18日,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北方昆曲剧院是长江以北唯一的专业昆曲艺术表演团体,于1957年6月22日建院,现任院长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杨凤一。

(综合自新华网、北方昆曲剧院,图片来源:北方昆曲剧院)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