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0:11:54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593
展览现场
前言
文/亚冬
内在景观,躯体以外的“第三层皮肤”。
景观一词,约在二十世纪初分化出人文文化与自然地理的不同面貌。较早由美国地理学家卡尔·奥特温·索尔 (Carl Ortwin Sauer)开始提出并强调这一概念当中的文化转向。其后,哲学、社会学纵深发展,新思想与论据刺激扩展人类景观阈值。如旷野了然于心,城市或自然不再作为人们提及“景观”的唯二指涉,其所适用的语言环境,也从城市、乡村的地理范畴随之延伸至“非物质”层面。
展览现场
从古老青铜器皿的纹样到钢筋混凝土上的霓虹,展览尝试以一种更为体验性的表达,刻画及叩问当代个体生命的景观原野。同时,在更加广泛的历史语义下,通过画面当中的多重身份与时空重叠,我们也试为传统水墨山水之可居、可游,楔入一场当代社会的个性行走。
展览现场
武一杉 海棠依旧 50cmx50cm 绢本设色 2023
原晓轩《夜-灯》no.4 21cm x 16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原晓轩 《城-界》 120cmx120cm 纸本设色 2017 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