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尼斯到法兰克福:《马可·波罗》AI影片引领艺术的创新对话

时间:2024-06-01 18:05:00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568


威尼斯展览现场

影片的创作灵感源于威尼斯元宇宙艺术年度展的积累,特别是2022年提出的策展空间接龙概念,以及对区块链和虚实交融实践的深入探索。这使得影片能够实现自我参与、平台化和物理空间交互,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马可·波罗》以“镜像”和“真实”为主题,通过AI技术,将马可波罗700年的人类文明记忆转化为三维电影镜头,捕捉不同文明的动态画面,并通过AI音乐节奏,创造出一个宏观的二维地图,让观众俯瞰一切。

威尼斯展览现场

《马可·波罗》的发布,标志着第三届威尼斯元宇宙艺术年度展的盛大开幕,也是对威尼斯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活动的完美补充。这部AI影片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开启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时代。

2024年5月8日德国法兰克福,《马可·波罗》AI沉浸式影片在“全球华语古典主义:混合性、代理性和关键挑战”国际学术论坛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论坛由法兰克福大学主办,得到了人类科学研究学院(FKH)巴登洪堡的大力支持。

会议现场

《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及其相关发言受到了论坛组织者Zhiyi Yang教授(法兰克福大学)和David Der-wei Wang教授(哈佛大学)的高度评价。此外,来自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大学、海德堡大学、罗格斯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州伯克利、埃默里大学、巴塞罗纳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的教授们也积极参与了讨论,表达了对影片和演讲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的参与,不仅为全球华语古典主义国际学术论坛增添了新的视角,也为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深刻的思考。艺术家薛雷和赵伯祚的创新尝试,展现了AI时代下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和视觉的盛宴。

薛雷 Xue LEI

新媒体团队策划总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副教授,巴塞罗那大学ESCAC电影与视听学院教授,旅德艺术家,首届威尼斯元宇宙年展组委会委员

生于山东青岛,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6年)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系(2005年)获硕士,德国大师班(德国实践艺术领域最高学历)。2005年获德国Perron艺术大展发展奖,2009年入选德国最佳动画短片合集。自2006年以来在欧洲,中国不断策划实施新媒体公共项目。薛雷从社会学研究切入当代艺术,将艺术与科学思维融为一体。探寻公共领域中群体交往关系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的新型建立可能。在绘画,瓷器装置,音乐动画,新媒体公共艺术领域并行发展。首届威尼斯元宇宙艺术年度展组委会委员。现工作生活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市和北京。

作品及相关艺评发表于纽约“Artforum艺术形象”,德国“fragiles碎片”,“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等艺术刊物。作品被收藏于何香凝美术馆,英ZABLUDOWICZ艺术基金会,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

赵伯祚 Abel ZHAO

数字艺术家、导演及教育工作者。

生于广东潮汕,在中央美术学院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台北获得创意产业管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金日龙、费俊、谢明宏、陆蓉之等教授。赵伯祚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技术功底,在数字艺术和动画艺术领域不断创新,尤其在数字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赢得了国际认可,包括2020年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奖和2019年米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奖等殊荣。作品入选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

作为GuruLab的创意总监和导演,在广告领域其纪实摄影手法拍摄的广告作品服务过包括可口可乐、蚂蚁金服在内的多个知名品牌,获得艾菲奖、IAI、金瞳奖等众多奖项。并热情投入教育工作,在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台北实践大学、巴塞罗那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致力于艺术与科技、广告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赵伯祚提出的“想照片Think Photo”理论,标志着摄影艺术在AI技术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展现了他对于艺术创作和技术融合的深刻洞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