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殊胜,一抹墨香曼妙:云起时——郑勤砚书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时间:2024-05-31 01:27:42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553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致辞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王得军致辞

古风舞蹈表演《红袖凝香》

古琴演奏家王学章弹奏《良宵引》

以心传艺,匠心坚守。为丰富云居寺馆藏,郑勤砚教授与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结缘,向云居寺捐赠《心经》书画作品一幅。

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晓兵颁发捐赠证书

药师殿南配殿(二展厅)

郑勤砚《一扇天涯》系列作品

从左至右:郑勤砚作品《智慧彼岸》《佛像》《禅的容颜》《逍遥水云间》

郑勤砚长卷书法作品《金刚经》

专家研讨会现场

2005年年底时,首都博物馆新馆建成,一方一圆两个展厅分别讲述北京的历史和北京的艺术。通过定量调查,我们发现观众选择历史展的意愿比艺术展要强烈: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受历史教育的机会要远多于审美教育,甚至一些文物专家也缺乏美育理念,他可以对一件瓷器的烧制温度、工艺材料侃侃而谈,却唯独忘记阐述器物之美。博物馆工作者做过一些美育普及的努力,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有助于推进公共美育平台建设,为地方文化与书画艺术家美育资源互补提供了崭新视角。

大学时代的郑教授就有一股“孤标傲世偕谁隐”的独特气质,正如名字“勤砚”代表她的毕生追求:做一个勤奋的人、高雅的人。最初她求学西北,从修习中国画到精研美术教育学,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当代书画艺术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其淡泊致远的人生经历是一种美好的现象。

郑教授有四点美好的品质:其一,郑教授严谨求实。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她拥有真才实学,将云水禅心转化为创作动力,以及对书画意境与品格的追求,最终形成从研摩传统书画到探索创新的独特方式。其二,郑教授书画双绝,“书中有意境,画中有风骨”,既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办法”。其三,郑教授内外兼修。除丰富的涵养外,她端正的仪表与谦逊的态度、举手投足间充满优雅知性的美。其四,郑教授视野宏阔,不仅在国内积极活跃,并在国际知名大学、博物馆中访问、交流、展览,可谓有胆有谋。郑教授在美育领域中勇敢地承担着引领正确审美旨趣的职责,其育人之心、化人之行功德无量,值得肯定和称道。

“云起时——郑勤砚云居文化书画作品展”不是一次简单的书画陈列,而是一场文化活动。一名教育家除了笔意清新、格调素雅的书画作品,还涉猎卷轴画、绢本绘画、扇面、漆画、陶瓷、拼贴、剪纸、扎染等多种传统艺术领域,这种沉心静气、行稳致远的品格值得更多人学习。

书画交融,相得益彰。为增添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郑勤砚教授硕博士研究生团队(郑明泽、袁文红、吴凯、付森、凌羚、宋丹、黄欣怡、耿上清)在云居别院门前设置非遗体验区,游客可沉浸式参与非遗拓印、扎染、书笺、菩提花扇等项目,从制作中感悟非遗文化所蕴含的古人智慧。

活动现场

郑勤砚

郑勤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郑勤砚教授曾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作访问学者,于2008、2009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梅西美术馆、圣路易斯城市大学当代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2012年受中国美术家协会中青年艺术家海外研修项目资助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并在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成功举办“禅的容颜——郑勤砚纸上作品展”。2015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2017年在北京东岳美术馆举办“动静之间——郑勤砚与玛丽贝丝的艺术对话”。2019年在北京东岳美术馆举办“桃李不言——常锐伦、郑勤砚师生作品展。2022在北京东岳美术馆举办“锦绣中国——郑勤砚作品展”。2024在北京银帝艺术馆举办“水云间——郑勤砚作品展”。作品被多所机构收藏。

一扇天涯(二) 绢本设色  32*32cm

大吉祥  瓷板画  20*50cm

菩提心叶(二) 纸本水墨  50*50cm

一江烟雨  绢本设色  69*129cm

 展览海报


指导单位:中共房山区委宣传部

主办: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

展览时间:2024年5月26日——7月20日

开幕式:5月26日上午10:00

地点:北京云居寺石经博物馆

学术主持:连辑

策展: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

艺术家:郑勤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