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15:54:27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94
“非偶然性变化” 展览现场
以钢、铁、铝等工业原料为媒材,王家增巧妙地运用挤压、锤炼和扭曲等手法将这些坚硬的金属材料与柔韧性极强的纸结合于一体,将二手钢材塑造成各种形态,他赋予了金属以坚硬与柔软共存的张力。艺术家对于工业文明进程的悲悯无法阻挡工业城市不复昔日辉煌的凋敝,他的惋叹与怀旧是对工业时代谢幕的道别,也是对于现代性时间的焦虑。
铁与铝对王家增而言自带一种独特的亲切感,它们坚固而单纯,更被看作是现代性的象征,就像艺术家曾谈到,“它们是现代性之强悍的象征,代表着一种不会被磨灭的希望和意志。但同时,我又亲眼见过那么多铁被腐蚀,成为废料,成为废墟。对于稳定性的渴望,以及对于坚固的东西终会烟消云散的命运感的叹息,两者在铁身上融合起来,成为了铁的独特寓言。”
“非偶然性变化” 展览现场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关于钢铁与个人的故事、身体的感受与思考的投射都潜移默化地促成了王家增创作视角的形成。在强大的、具有控制力和压迫感的工业秩序下,人与工厂形成的依存、互相塑造的关系成为其创作中独有的一种情感特质,在艺术家与那片生长的土地保持紧密的精神连接中,潜入了艺术家的意识深处,继而成为王家增的创作方向。
“非偶然性变化” 展览现场
王家增《城迹2-7》100×80cm 瓦楞纸、木板、丙烯 2023
王家增《物的褶皱2-16》360×220cm 瓦楞纸、木板、丙烯 2024
王家增《物的褶皱-85》162×122cm 手工纸、木板、丙烯 2022
王家增《异质空间15》200×200cm 布面粘土丙烯 2024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