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1 16:47:33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523
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2018年竣工,建成实景
问:您的作品中有很多大型工业园区助力产业振兴,您在设计过程中会运用哪些理念?
姚:在我们的工业园区设计中,一直倡导绿色工业园区的设计理念。希望园区从建设开始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内,都是可持续建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枯竭的问题迫在眉睫,而每年全球的工程建设和运营就要产出占总排放33%的温室气体。可持续设计策略在未来需要普及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我们运用了海绵城市、太阳能光伏技术、建筑体型系数的控制、装配式技术、节能门窗、环保材料运用等等许多绿色建筑的措施,达到绿色工业园园区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运用的许多绿色建筑措施是基于我们研究课题的成果、专利。
同时,我们在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中,引进场地标准化、厂房数字化、消防智能化、仓储立体化、运输无尘化、能耗低碳化、用水循环化、园区公园化、建筑城市化、生活社区化“十化”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生态、生活、生产“三场景”融合的理念,因地制宜打造“十化三场景”工业示范社区。
工业园区的设计不仅注重美学,还强调了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旨在创造一个灵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鼓励创意人才的合作与交流。这些园区在投入使用后,对当地的经济、就业、生态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些政府网站也对项目进行了正面的报道。
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2018年竣工,建成实景
问:您的作品,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非常具有传统特色,是个成功的乡村振兴项目。每年除了吸引大量游客,还有许多学生、老师会到这个园区做研学活动,谈谈这个项目的情况。
答:乡村建设既要政府主导,又要引入社会力量。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是长兴顾渚村的村民主要发起,政府帮扶,我们设计赋能,最后成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太湖之滨农耕文化园项目中,业主是一位太湖流域农耕文化的收藏家,其藏品有上万件,内容覆盖了太湖流域农耕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藏品种类齐全、数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在项目投资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文化园建筑能够体现太湖流域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特征,但是使用大量木材的传统建筑会提高建造成本。所以业主要求我们要用现代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去呈现传统韵味,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为了解决建造成本的控制、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等多种需求,研发创新了混凝土结构与传统屋檐、木构件相结合的节点形式。幸运得是,项目建成效果非常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园区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售卖传统手艺品。同时,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学生、老师前往农耕园研学、游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姚银萍以其可持续建筑的设计理念,展现了建筑师在社会中的独特责任。通过她的项目,我们看到了建筑师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创新的技术手段,使得项目在就业、生态、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寻求新的平衡点。她在现代智慧园区课题中研究为我们探索了未来智慧城市可能的方向。姚银萍在建筑领域的贡献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对社会问题的积极解答。期待她未来更多的设计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王一航,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