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30 16:42:58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54
在论坛开幕式上,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黄伟,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国际美学协会原主席高建平发表视频致辞。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王国平以书面形式分享研究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福田区文化议事会总顾问王京生,大卫毕加索设计首席执行官大卫·毕加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原副校长杭间分别作主旨演讲。
王国平则从定义、内涵、特征、城市审美观等方面详尽论述了其对于城市美学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城市美是人们对城市及城市生活的感知过程,其来源于城市特有的自然景观系统、特定的场所、特有的功能以及历史脉络系统。
王京生就“人工智能的文明意义与美学创造”进行系统阐述,其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为美学创造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作为深圳“首善之区”的福田应当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推进“全民创意”,推动美学深入更多领域。
彭锋从海德格尔对大地的执着与对诗意的追寻出发,引出“审美地栖居在城市里”这一主题,并从“大视野”“运动”“气氛”三个维度,为城市美学的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他表示,城市规划与设计应当注重整体的视觉效果、市民步行需求的满足,并且通过光、色彩、声音、气味、文化来打造独特的城市气氛。
美学导则发布,引领城市美学新方向
福田集结了来自建筑规划、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精英团队,凝聚上百位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从“城市色彩”和“公共建筑”两个维度切入,推出《深圳市福田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导则》《深圳市福田区公共建筑美学导则》。导则不仅是各位专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也是基层工作实践的总结、全民创意的具体成果。论坛现场,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曙光,深圳市福田区建筑工务署署长马宇政,分别对两部导则进行系统阐述。
《深圳市福田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导则》从“城市色彩”维度切入,借鉴历史经典案例,系统梳理了福田城市色彩的现状特征与主要问题,应用色彩规划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协同推进的色彩治理体系,进一步丰富城市的视觉形象,提升城市空间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深圳市福田区公共建筑美学导则》则聚焦“公共建筑”,立足福田城市风貌,构建出“艺术、人文、科技、生态、活力”五大美学维度,形成富有福田特色的公共建筑美学理念体系,旨在塑造与时代同步的城市美学。
朱荣远强调城市在地性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认识这些在地性特征能够重塑城市形象及其建筑风貌。
李丽安则从时尚行业的角度出发,阐述时尚与城市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她提出,城市美学的建设要关注当地社群的共鸣,以回应时代的考验。
观点多元碰撞,探索场景创新与商业活力
当日下午,两场专题论坛顺利举行。其中,分论坛一以“新实践,新影响”为主题,成都市玉林东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四川省劳模杨金惠,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师、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专家顾问余淑莲,一持建筑设计联合创始人陈思安分别从各自的工作场景出发,围绕社区生活圈营造、城市公园规划和城市街区更新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城市美学与城市美育的关系。
展览全民共创,邂逅城市活力多巴胺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加深市民对城市美学的认知与参与程度,论坛还在深圳书城南区地方景观打造了以“城市多巴胺”为主题的深圳国际城市美学实践展。此次展览围绕建筑、景观、生活、环境、生态及艺术美学六大类别,深度挖掘并立体呈现国内外顶尖的城市美学实践范例,通过多维度探讨与展示,以及趣味十足的互动装置,全方位揭示城市美学的独特魅力与实践成果,为市民带来一场视觉与思维的双重盛宴。
27日下午,2024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城市美学新实践”为主题,在专业力量的引领下,探索城市美学实践的科学路径,开拓城市建设的全新思路,挖掘城市发展的创新动力,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典范城区全面赋能。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