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6 14:39:52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295
现场嘉宾合影
陈正豪,199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视觉艺术家、独立音乐人,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艺术家将视觉与声音融合,触发主体潜意识压抑力量的迸发。在暗黑的荒诞场域里,构建当代城市新青年信仰的内在叙事,通过超现实绘画、声音装置、合成器演奏等媒介组成平行于现实的仪式感。
艺术史家吕澎发言
在吕澎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要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未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陈正豪的父亲陈小平发言
智威设计创始人艺术设计总监、陈正豪的父亲陈小平作为家属代表发言时,对到场的嘉宾,自己的朋友和陈正豪的师长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青年艺术家陈正豪发言
本次展览主角、青年艺术家陈正豪致辞时首先表示了感谢。感谢导师庞茂琨与高琳老师在艺术道路上的引导,让自己在一个宽广的限度内进行不同的尝试,更好的在创作中认识自我。同时,也感谢到场的亲朋好友、老师们和家人们,是你们的支持,让自己充满勇气,离梦想越来越近。
展览现场
出于个性以及成长之中所遭受的经历,陈正豪在四川美院学习期间就展现出了他的独特性格。他不愿意成为这个时代潮流下的盲从一族,他在决定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时,就决定要走一种全新的、异他的道路。正如他酷爱电子音乐、Hip-Hop,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年轻世代们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在艺术家看来,这也是他在美术学院里,可以绕开学院评判标准的一种技巧。在他看来,尊重内心比世俗成功更重要。他也抗拒“宏大叙事”,作为个人内心的真实情绪以及独特的人生经历,才是他珍视的现实。而这种思维也显而易见地影响到了他对绘画的态度。起初,出于对世俗规则以及他者目光的抗拒,陈正豪曾经一度远离绘画。因为在彼时的他看来,他在学院里接受到的绘画训练无非是世俗世界和长辈们,加注在他身上的一种期待,并非是他内心里生长出来的愿望。直到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和现实社会的磨练,以及2023年3月在上海龙美术馆,看到了艺术家张晓刚的绘画展览后,他内心里对绘画的感知才发生了变化——艺术家发现,通过绘画他可以完成关于真实自我的塑造。于是,他还是拿起来画笔,并用之来表达自己内心和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看法。
展览现场
再者,艺术家也没有将自己的绘画固定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或者空间之内,而是让观者感受到了无疆界、无时间限制的图像世界。在当下,绘画创作者无时不刻地需要遭遇科技带来的挑战,高清相机、监控摄像乃至人工智能,它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的图像信息呈现出了一种泛滥的状态。这迫使图像工作者们,必须使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对图像进行重新处理与打磨。而陈正豪在画面中,他塑造的形象没有地域限制,也是无国界的,并且他采用了时间叠加的策略:历史与今天,当下与未来,被叠压在了同一画面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处理,他也有自身的独到之处。他在大量借鉴欧洲古典绘画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当代人的面部形象,置入其中。这样的手法,一方面将历史与当下、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进行了模糊,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种“隐喻”图像的表达,一种对当代人普遍精神状态的“隐喻”——在当下这个充满社会戏剧性、政治魔幻性,并且时常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人们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嘛?我们对自身的认识是真实的嘛?在他人的眼中,我们的状态是真实的嘛?虽然社会似乎总是运转如常,但是这种种疑问却越来越在人群中散播开来。这是艺术家通过绘画图像带来的问题,是他对自我内心剖析的结果,也是他对社会人群精神感知后的认定。也或许在这种疑惑之下,宗教感在陈正豪的绘画中蔓延开来。
展览现场
作为一个年轻的个体,无论是艺术还是人生,陈正豪的世界都是刚刚起步。他的艺术和他的内心,都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和他思想深度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转变。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对自我内心的尊重、对现实社会总是抱有怀疑、并与陈规保持距离的态度,会使得他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塑造出一个个有别于当下那些流行并泛滥的世俗图像,从而走出一条可以真正实现自我灵魂独立,并走向艺术自由的道路。
研讨嘉宾合影
开幕式当天,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高琳老师,艺术史家吕澎,艺术家杨述,艺术家许仲敏,艺术家苍鑫,艺术家陈坤,艺术家兰国忠,深圳凡谷设计空间创始人王艺晓,智威设计创始人艺术设计总监陈小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青年策展人崔付利,本次展览策展人李国华及青年艺术家陈正豪等嘉宾就本次展览展开了相关研讨。
展览海报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9月24日。感兴趣的观众可前往天府艺术公园 ·天府111四栋附101-102光之画廊观看展览。(图片由光之画廊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