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19 17:12:10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588
《心灵的圣骨匣》The reliquary of the mind 综合材料 2024喜鹊
五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有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共性:他们作品的面貌都和他们自己长辈们的作品差异较大;不论他们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他们的艺术贴近他们自己在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认知。从年龄上我和他们有代沟,但他们艺术作品体现出的独立创作态度令我深感认同。本次展览题目“我的房间”,取自武子贤的作品名称。我觉得他们每个人的作品就像一处处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获得这样一处独居的空间也往往是个体成长中获得独立意识的开始。
《后巷》 档案级相纸微喷&裱铝板 130x81cm 2024
《家》布面油画 40×50cm 2024
《燃烧的树林》&《燃烧的教堂》快餐盒,水彩2022
《无题之三》布面丙烯 53cm×73cm 2024
《told me 1》艺术微喷 33.7×45cm 2024
《told me 6》艺术微喷 33.7×45cm 2024
作品自述
told me系列作品是我对现代社会中个人孤独与疏离的隐喻表达。通过对日常物件的非寻常组合,我试图探讨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
比如第一幅作品展示了一个玩偶头部俯身在一只民间泥塑之上。这只“泥泥狗”颜色鲜明、表情夸张,与黑白玩偶姿态形成对比。散落在罐子前的硬币暗示物质的追求,然而玩偶的姿态却传达出一种疲惫、无助情绪。这种反差的组合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物质世界中的迷失,以及对精神需求的忽视。玩偶本身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代表着现代人日益被物质化和工具化的现实。
很多作品特写展示了玩偶身体某一部分。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部位,更是感知与交流的象征。然而,玩偶无论多么逼真,却无法聆听或表达。它的沉默映射了现代人内心的孤寂与沟通的困难。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真正的倾听与理解似乎变得稀缺。背景中微弱的影子仿佛是对自身存在的暗示,它们像是未曾实现的梦想,或是被忽视的内心声音。通过这些作品,我希望引发观者对自我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思考。
附艺术家简历
李郎
1999年生于天津。自幼喜欢美术绘画,雕塑。北京城市学院毕业。2021年在宋庄美术馆举办李郎肖像展,2018参加德国阿沙芬堡久久画廊举办的“中国制造”展览。同年参加德国Pirmasense美术馆“中国青年艺术家”联展。2009年与德国著名雕塑家偶帕累奥共同出版新年年历。
冯润德
1999年生于北京,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
武子贤2004年出生于北京。202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23年10月作品《午后》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在校生小幅油画作品展”,获优秀奖表彰。2023年1月作品《紫禁城远眺》入选中国美术馆“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21年6月参加“家人”群展(Tong Gallery+Project,北京)
喜鹊 Jiri Straka
2001年出生于捷克布拉格,2017-2021就读于布拉格工艺美术高中绘画系,2021-现在就读于布拉格美术学院绘画系。
杨羽喆
1999年生,中国传媒大学美术系硕士在读,现居于杭州。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