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19 09:32:36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33
尚辉谈到后海派艺术的特征时指出,后海派艺术与思想文化、城市发展这样两个根本要素紧相连。首先,后海派艺术具有城市化的特征,展出的作品都表现出了城市人的人文关怀,用城市人的审美来看待今天的山水自然物以及花鸟走兽。其次是在展览中艺术家的主体性占了绝对的作用,这些作品表现的是城市中的自我和现代文明中的自我,这种呈现消解了地域的限制,某种意义上后海派也是全球化艺术在水墨领域中的一种表现。
本次展览策展人、南通大学特聘教授杨维民介绍展览的基本情况,他回顾了“后海派”概念的形成经过以及展览历程。他谈到,“后海派”艺术展从最初以当代上海青年水墨艺术家为主要参与者,经过了十多年的坚持与探索,现在已成为长三角以及长江南北一带开始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品牌的当代水墨艺术展,此次后海派艺术作品巡展呈现的面貌说明当代中国水墨的创作并不是一种离经叛道,而是对前人的致敬,向海派、新海派的崇高致意。在对前人传承的基础上弘扬创新的当代水墨精神。
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心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鲍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副院长顾平,文化学者、南通大学兼职教授谢海,上海宝山区文联副主席王红瑛,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贺兰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金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尚一墨,参展艺术家崔彤,上海立达学院教师宗锡涛,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院长施娟,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金屏,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闵靖阳等艺术家及学者,针对水墨创作技术与媒介融合、后海派艺术的概念与边界、后海派艺术中地域文化对水墨创作的影响、水墨创作的个人体会、当代水墨画的教育与传统等问题展开热烈的交流。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