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雕塑大系”90年:一场与时代同行的“雕塑大戏”

时间:2024-11-01 12:00:00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14


开幕式现场

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山西省政府参事、原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焦兴涛,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党委行政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石向东,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等嘉宾出席展览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徐扬,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培元,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吕品晶等学校现任领导班子、学术委员会领导;曹春生、张照旭、张润垲、张得蒂、郭宝寨、张大生、包泡、隋建国、秦璞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和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的老先生;董祖诒夫人任宇,滑田友先生之女滑夏,曾竹韶先生孙女曾靖,钱绍武之子钱瑞泽,司徒兆光之子司徒晓春,于津源之女于小平等老先生家属代表出席展览开幕式。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立足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九十年深厚学脉,承载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程中的光辉篇章。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承继历史与革命两大传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塑造出独具风貌的“大系”风采。“大系”即高境界、大作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党史馆《信仰》组雕等伟大创作中得以完美展现。雕塑家们以精湛的修养全面继承民族文化之精髓,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的辉煌贡献了巨大能量。他认为,今后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的杰作都应藏于中国美术馆之中,留之于后世,为我们伟大的文化洪流增注浪花!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靳尚谊先生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靳尚谊靳尚谊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由西方引入的艺术学科之一,雕塑专业的成长离不开艰辛付出与严谨钻研。雕塑素来被称为艺术“重工业”,其发展虽比油画、版画等学科缓慢,重工业较轻工业比起来虽然发展较缓,但是重工业是重中之重,一旦发展起来势不可挡。但其厚重与精深尤为突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雕塑系在五六十年代承担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农展馆雕塑等大型公共雕塑项目,为新时代雕塑奠基;在改革开放后,雕塑作品更是遍布各地,呈现出跨时代的艺术气象。此次展览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雕塑艺术语言的美、体积美的问题,这一思考不仅推动雕塑系在专业高度上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在世界舞台上开创中国雕塑的辉煌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新平宣布“雕塑学科90年杰出贡献奖”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为获得“雕塑学科90年特殊贡献奖”的山西省政府参事、大同市原市长耿彦波颁奖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张伟致答谢辞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在致感谢辞中表示:本次展览的筹备历时十个月有余,其过程充满挑战。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雕塑系积累的丰富史料得以呈现,为雕塑学科的九十年历程作出详实的记录。他强调,雕塑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发展具有独特文化路径,从西体中用的民族化进程,到对雕塑学科进行整体性反思,均塑造出“雕塑学的自觉”这一重要命题,这不仅是学科纵向历史逻辑的梳理,更是横向跨领域的文化观察,以推动雕塑学科在新的文化坐标上焕发新生。展览以38个纲要词条为线索,意在揭示雕塑艺术背后的历史问题,形成具有分量的“雕塑史”。此次展览不仅是学术梳理,更是雕塑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雕塑系将历史中的人物、作品与事件进行整合,使学科归属感、方向感与使命感愈加鲜明。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纯主持展览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纯主持。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