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文代变「第三回」:当代水墨新形态”在大千画廊举行

时间:2024-11-21 13:10:34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87


“质文代变”出自南朝梁代文论大家刘勰的《文心雕龙》,意指文质变化,时代面貌此彼相连。作为中国文化身份表征,乃至中国绘画建构文化主体性的基石,水墨之“变”,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历经了三次现代转型。一是新文化运动以降接受西方写实绘画影响形成的以徐悲鸿、蒋兆和、李斛等为代表的写实绘画,接受日本绘画影响形成的以高剑父、高奇峰等为代表的折衷绘画,以及在融汇中西方现代绘画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以黄宾虹、林风眠等为代表的新绘画;二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国画改造,由此形成了以描绘和表现新中国建设图景的新国画,代表画家有关山月、黎雄才、李可染、傅抱石、石鲁、方增先、刘文西、黄胄、叶浅予等等;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接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形成的现代水墨、抽象水墨、实验水墨运动,以吴冠中、周韶华、刘国松、谷文达等等艺术家为代表。及至新世纪,伴随着当代水墨、新工笔和新水墨等概念的勃兴,中国绘画史迎来新语境和新形态之变。

如今而论,水墨已然成为被广泛传播与深入思考的文化艺术概念,本次“质文代变「第三回」:当代水墨新形态”,则基于中国绘画史新语境与新形态之变,持续回应水墨语言与东方美学精神在当下社会的多种可能性,并尽可能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