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英个展《绘画与游荡》:荒野与绘画的对话

时间:2025-01-22 15:35:23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09


2024年11月22日,刘商英的最新个展《绘画与游荡》在北京星地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法国策展人奥利维耶·卡佩兰(Olivier Kaeppelin)精心策划,呈现了艺术家从2016年至今的多个创作阶段的代表作。每一幅作品与展览空间的开阔感相互交织,形成一种松弛有度的节奏呼应。同时,展览还同步展出了刘商英亲自剪辑的长片《迷途》,通过影像作品让观众进一步沉浸在荒野的神秘与壮丽中。

荒野:创作的精神领域

对于刘商英而言,荒野不仅仅是风景的画布,更是与自然、与世界的深刻对话。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荒野逐渐从一个纯粹的绘画对象,转化为艺术家灵魂的栖息地。在这些荒原与山川中,艺术家不仅仅是捕捉自然的景观,更是从荒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与创作的灵感。展览通过刘商英的一系列作品,完美呈现了这一独特的艺术探索过程。

《迷途》截屏

《迷途》主要记录了刘商英在新疆阿尔金山的创作过程。不同于他在内蒙古和罗布泊创作中对荒野强烈力量的直接回应,在阿尔金山的创作中,艺术家更注重融入荒野的节奏与韵律,展现出与自然深度和谐的表达。

阿尔金山,这片险峻的山岚、砾石遍地的滩涂地、绿宝石般的湖泊、浓密的针叶林、漫山的羊群…形成了一个生命力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这样的场域中,刘商英更像是一个漫步者,一位自然的探索者。他在丛林中行走,翻越山岭,穿行沙地,在每一处自然的角落,刘商英都可能找到创作灵感。画布成为他与自然交流的工具,松针、石块、砂砾、羊毛等自然材质都能成为他创作的载体。在松林间,他让浓密的松针倾斜在画布上;在凹凸不平的砾石地,他将数米长的画布铺陈其上,用蘸满蓝颜料的画笔拓印出斑驳迷离的色彩肌理。影片中最令人震撼的场景之一是刘商英立于巉岩,将石块抛掷在岩下的画布上,山谷回荡着石块触地的清脆撞击声,画面随即溅射出一朵朵黑色“礼花”。

《迷途》截屏

在中国艺术界,刘商英是少有意识到荒野价值的艺术家,他最初是在西藏风景写生中逐渐发现了荒野的意义,他通过身体与自然的直接接触,重新获得对世界的敏锐感知和直接的表达方式。荒野对于他已经不再是一种绘画对象,更像是一种生活和精神的修炼方式,他的身体、五感和心灵感受到荒野的博大,风沙的呼啸和流水的潺潺,感受石头和土壤的质感,他以意志与狂沙、暴雪、酷热、严寒搏斗与和解,他在荒野中探寻每一处隐匿角落中存续的千万年的信息。在经年累月中,刘商英的“荒野行动”早已超越了风景图像者的定位,而是将艺术与生存践行在一起,将人的存在与荒野融为一体。刘商英的创作方式既可以理解为某种崭新的艺术实践方式,也可以想象为类似史前人类生存艺术的映射,他是用自身的行动重新链接起人与荒野的联系,他让我们意识到荒野对现代文明的价值,继而从新思考艺术的价值观。

据悉,《绘画与游荡》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2月26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