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春风殊未老——北京画院37位老画家作品汇聚一堂

时间:2025-01-22 15:22:09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244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画院原院长王明明致辞

2025年1月17日上午,由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笔底春风殊未老——北京画院老画家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展厅开幕。展览汇集了北京画院37位退休老画家们的72件(套)艺术创作,全面呈现了老艺术家们精湛的绘画技艺与独特风格,彰显了北京画院的创作实力与艺术风貌。

参展画家艾轩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为展览赋联“笔底春风殊未老,画中气象总焕新”,并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嘉宾合影

北京画院1957年成立以来,就承载着周恩来总理的殷切期望——“是创作、研究、培养人才、发展我国美术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学术机构”。这一定位不仅为北京画院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艺术家们搭建了孕育灵感与才华的广阔平台。

展览现场

回溯上世纪80年代,北京画院的艺术家们便已踏上了积极奋进的创作征程。他们以画院为坚实后盾,全身心投入各类美术创作项目。那时,由北京画院主办或参与的大型美术展览在国内外频繁亮相,画院画家们凭借精彩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上屡获殊荣,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创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北京画院整体创作实力的有力证明。

由北京画院与艺术中国合作摄制的“时代记艺——北京画院老画家访谈录”在展览现场播放

进入新世纪,北京画院与时俱进,推行一系列新举措。通过策划各类艺术活动、举办专题展览,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展示平台。艺术家们积极响应,在画院组织下,踊跃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的策划与筹备。从主题构思到作品遴选,从布展细节到宣传推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同时,画院注重内部的交流与提升,加强画家间的作品观摩与学术研讨。围绕艺术风格创新、传统文化元素借鉴、现代绘画技法探索等诸多话题,画家们各抒己见、热烈讨论,相互学习,这种浓厚的氛围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心田,催生出空前活跃的艺术创作与学术探讨新气象。不仅如此,北京画院还注重拓宽艺术家的国际视野,鼓励艺术家们“走出去”。一方面,组织画家走出画室,外出采风,体验风土人情,积累创作素材;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不少艺术家走出国门进行学术交流与艺术活动,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

展览现场

展览座谈会现场

《又展秋华照人间》张文新 2024年 120×200cm 布面油画

《静谭》张仁芝 2022年 69.5×204cm 纸本水墨

《设计与绘画》庞均 2009年 210×210m 布面油画

《共渡芳馨》石齐 2022年 97×180cm 纸本设色

《雨过千峰坡黛浓》宇文洲 1999年 68×67cm 纸本设色

《新北京风情》闫振铎 2006年 160×140cm 布面油画

《海德堡古堡》吴茜 何扬 2001年 145×224cm 纸本设色

《小熊猫》王为政 2024年 97×97cm 纸本设色

《遥远的云》艾轩 2020年 80×60cm 布面油画

《山花》杨瑞芬 1999年 180×97cm 纸本设色

《北海清音》庄小雷 2024年 46×50cm×6 纸本设色

《玉兰春》邵飞 2023年 98×194cm 纸本设色

《听雪》王沂东 2023年 160×80cm 布面油画

《回娘家》卢平 2020年137×68cm 纸本设色

《和平鸽》袁武 2021年 240×200cm 纸本设色

《横河水头村写生》谢永增 2019年 45×68cm 纸本设色

《父与子》蔡玉水  2015年 200×57×201cm 铸铜

《黑松》马琳 2023年 40×40cm 布面油画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