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师陈一苇:开放、记忆与修复的实践

时间:2025-04-18 08:51:14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383


在当代空间实践愈加跨学科、跨语境的今天,空间设计师陈一苇的工作横跨装置艺术、叙事构造、结构实验与文化策略等多个维度。陈一苇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 Interior Architecture专业,所受训练结合了建筑、室内设计与建筑保护的综合方法,强调在既有结构中重新组织使用与感知的关系。她的实践既关心空间如何承载集体经验,也关注在不确定与现实条件之间,如何建立具有开放性和延续性的场所逻辑。

Starless Midnight:在象征与感官之间构建可步入的历史拼图

Starless Midnight展览照片

2025年春,在纽约 Marian Goodman画廊举办的《Starless Midnight》是概念艺术家 Tavares Strachan的个展。Marian Goodman Gallery是全球最具声誉与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代理国际顶尖概念艺术家,在过去四十年间持续参与塑造全球当代艺术的重要话语。

整个展览围绕“未被讲述的故事”展开,呈现被忽视的人物、文化、声音、物质与技术的残片。作品涵盖陶瓷、毛发、霓虹、声音、手绘文字、拼贴图像等材料,分布在画廊的多个空间中。作为 Isolated Labs的主力设计师,这不仅是陈一苇与国际知名艺术家在顶级画廊的深度合作,更是一种在空间设计里将“结构”与“隐喻”编织成叙事体验的实践。

展览的第一件作品是一架破裂的钢琴,横穿画廊街边的橱窗墙体,似乎从内部冲撞而出。它既像一个意外,也像一种意志。这件作品提出了整个展览的一个核心主题:被切断的表达、被错置的声音,以及边界的撕裂。

展览空间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层次分明,节奏递进。观众首先进入一个黑匣子般的起始空间,沉浸在压抑的声响与局部照明之中,随后步入明亮开阔的主展区——地面覆盖龟裂泥土与干草,中央是象征勇气的 Adinkra图腾草地与 Exuma的陶土雕塑,声音装置以断续形式播放他的音乐,增强漂浮不定的存在感。空间另一侧的霓虹文本引用了 James Baldwin的语句,与钢琴声交错闪烁,为观者带来节奏上的心理张力。二楼则展出手工字母拼贴作品,构成无语法的图像噪声,环境更静、更密闭,观众仿佛进入一组等待解码的信息碎片之中。整体空间在视觉、声音与节奏上形成由压抑到开放、再收束的动态结构。

陈一苇的空间设计强调“过渡”而非“完成”,观众的身体在行进中不断经历局部秩序的建立与打破。最终留下的不是某个结论,而是一种延迟的理解感——一种尚未命名的经验。此次展览将Strachan庞大而复杂的概念——从黑人宇航员的历史、电子废墟的象征,到星体与信息碎片之间的隐喻——转化为可步入、可注视、可聆听的空间语言。

Poets House:在受损结构中唤回阅读的节奏

陈一苇,空间设计师,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室内建筑专业,现工作于纽约,专注于空间叙事、装置艺术及跨学科设计。她的实践涵盖大型艺术展览、公共空间设计及沉浸式体验——陈一苇坚信设计拥有它的自我重塑能力,作为一位跨界的空间叙事者,创造感知与思考的交汇点。(文|王涵芝)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