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15:03:28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1681
“每个人既是现场的观众,也是现场的主角。”
《西樵禅钟》是朱哲琴为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委约创作的永久作品。也是广东南海西樵镇首个大型室内参与性声⾳互动艺术装置。通过观者的互动发声,声音触发水波共振的传感光影技术,实现⾏思、听闻、视见三位⼀体的即时互动。朱哲琴用声、光、水,创造了⼀种属于即时当下的“唯⼀”知见场域,让⼈蓦然听-见⾃⼰的内⼼的⼒量,获得祥和与笃定。
艺术无界,当它融入乡土,便作为村中的日常景观而存在。“我也希望更多村民能够走进这个空间”,朱哲琴说。艺术的语言是共通的,场域的禅意不需解说,便能被人领略,这是这件作品在此处产生的回声。由艺术家与村民共创的作品反哺乡土,这也是大地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
此次创作朱哲琴回归家乡,将自己与故土大地真正的连接。搜集儒溪村桑基鱼塘民居生态的声⾳碎片,重新剪辑编辑,将一日十二时辰浓缩在十二分钟循环往复,让观者通过赋仪式感的⾏为获得听与见的回应。并以常⽤的“⽔槽”形象呼应在地的桑基鱼塘形式,让观者静⼼在这座有800年历史的⽔脉之乡。
南海大地艺术节以“艺术在樵山”为主线,以“最初的湾区”为策展主题,邀请15个国家和地区的75位(组)艺术家参展,创作70多个艺术项目,运用在地化的艺术创作方法,讲述南海故事,呈现南海价值。全域176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共设8个艺术分区,集中活动期自2022年11月18日至2023年2月19日,日常运营期自2023年春至2024年夏。
“艺术在樵山”部分参展艺术家与工作人员(主办方供图)
简介:
朱哲琴Dadawa: 歌⼿、跨界⾳乐艺术家、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使、同济创意设计学院课席教授,联合创办声⾳实验室:Tongji-Dadawa SOUND LAB。
⼆⼗多年来,朱哲琴从⾳乐出发开始漫长的艺术探索之旅。作为中国跨⾳乐、 当代艺术与设计的代表⼈物,其⼯作与创作⼴泛介⼊到⾳乐、表演、设计、建筑的前沿跨媒介当代艺术中。近年来的声⾳艺术创作已在国际重要艺术展中多次展出并获得好评。
主要声⾳艺术作品:
-【声·觉 朱哲琴声⾳艺术展 】2014北京今⽇美术馆
-【富春⼭馆声⾳图 】2016 富阳公望美术馆
-【卷声舍 】-朱哲琴X徐冰为天书⽽作 2018尤伦斯艺术中⼼
-【海上琉⾳ 】-声⾳与玻璃艺术2018深圳设计互联
-【钟舍】⽇本三年展濑户内国际艺术祭 2019⼩⾖岛⽇本
-【院听四相】 2021为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创作
作品描述:
《西樵禅钟Bell Zen》
朱哲琴Dadawa声音艺术作品08号2022
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永久收藏作品
地点:广东南海西樵镇儒溪村
属性:参与性互动声音装置
材料:声、光、水、砖
方式:由声音驱动,以光完成声与影即:听觉与视觉的转化,通过赋仪式感的击磬行为完成:行动、视听、觉受三位一体的共振与观察。
一个专属于“听”的能量场;
一次主与客的即时互换共创;
一次直达内心的“唯⼀”体验
“每个人既是现场的观众,也是现场的主角。”-朱哲琴
艺术家在首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为樵山儒溪村创作的公众参与性声音互动装置。
作品通过声音驱动,由观者、发声媒介、主体互动装置、水与灯光构成,采集儒溪村的桑基鱼塘民居的环境声音资料,重新剪辑编辑,让观者通过声音与负仪式感的行为,静心在这座有800年历史的水脉之乡,通过自己的行为发声参与作品的现场创作。声音触发水波结合灯光、编程技术,实现多层次的听觉、视觉、行为三位一体的一种属于“当下、唯一”—-让人蓦然听见自己的内心觉醒、祥和与宁静。
艺术家朱哲琴驻地西樵儒溪村时,被落日余晖桑园围的鱼跃欢腾场景所动,在其声音作品中首次突破了一以既往的透明灰,大胆采用具有喜庆民间艺术感的“月出白”与“落日红”,以表达对广东家乡广府文明发源地的深情与敬意。
这个作品是为来到这个作品前的每一个人创作的。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心声。每个观者都成为作品的主角,干预改变着其自身处境,并回向内心的愿力与能量。近年来朱哲琴的声音艺术作品关注发现人内在的精神能量与表现,将这种能改变周围的隐形力量展现出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