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9 18:25:38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1662
展览现场
长卷万言写奥运
北京冬奥会前夕,“为奥运喝彩”组委会策划并邀请寇克让用他独具风格的草书写《奥林匹克宣言》长卷,以中国传统艺术宣扬奥林匹克精神,此次展览第一篇章“长卷万言写奥运”因此而诞生。书法长卷九千余字,分为三轴装裱,全长约150米。寇克让精心构思,总体风格为狂草,以晋人的潇洒,流变和注重气韵为开端,然后到高潮,用唐代狂草奔放连绵到结尾,起承转合发展变化,同时也符合了体育运动从预备、高潮、到收尾的过程。
传承与创变
《书谱》中讲到“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寇克让草书从《书谱》入门,以王羲之为根基,以小王、张旭为变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部分作品共计70件,是此次展览主体,其中包括20件六尺对开横幅作品等。
展览现场
寇克让以草法再现飞白。主要采用独字作品,字径巨大,强调的笔法的一丝不苟与环环相扣,把书写的动作、转换、笔路等过程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或许是对当下炽热的信笔涂抹、聚墨成形以及各种缺乏书写支撑的恣意行为委婉的批判。寇克让名其为书法的“骨骼”,是说书写以及书写赖以进行的用笔清晰地展现于此。
“裸体”系列
唐代以前字迹中的淡墨是书写过程的“事故”甚至认为的“偷懒”,但宋代以来的观念在慢慢发生变化。米芾《珊瑚帖》前后段墨的浓淡激烈变化,到董其昌,淡墨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意识。清代更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轶事。不论是书写的“事故”还是刻意而为,历史上淡墨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可以淡到前后笔画叠加、转换、停顿都清晰可鉴的程度,比如神龙本《兰亭序》的一些添改字迹,就清晰得几乎“透明”。展览的淡墨巨幅,用的是纯铜油烟墨,也很能表现书写过程的细节,包括笔法以及每一个短暂的停歇。因为过程看得见,寇克让名其为“裸体”系列,也是为了强调,书法独特的魅力在于书写,非自然书写而产生的任何痕迹,可能抢眼、“有冲击力”,但都在远离书法。
展览现场
方寸捭阖
展出的微小的作品的本意是置于书房案头的格言,不必宣扬,因而尺幅微小。它们更加强调书写性,是率意的流露。但既然用于书法展,也兼顾了形式,具备大幅草书的纵横捭阖。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8日。
展览现场
创作年代:2023年,尺寸:180×48cm 释文: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不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王维《早秋山中作》。壬寅,克让。
创作年代:2023年,尺寸:48×105cm 释文:独立凭危栏,高低落照间。寺分一派水,僧锁半房山。对面浮世隔,垂帘到老泉。烟云与尘土,寸步不相关。裴说《道林寺》 。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