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从景德镇到彭州小石村,一个可生长的展览
    从景德镇到彭州小石村,一个可生长的展览

    “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展厅内景,江西画院美术馆(景德镇),2021年5月,左靖工作室提供继今年五月在景德镇江西画院美术馆开幕以来,“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第二站今日在成都以北四十余公里的彭州小石村正式启幕。以创造“可生长”的展览与强调“原乡”意识为标志,通过吸纳植根于四川本地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

  • 到CAFAM看“万物生息”展,“后石油时代”该如何设计?
    到CAFAM看“万物生息”展,“后石油时代”该如何设计?

    展览现场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携手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汇聚了伦敦设计博物馆百余件经典馆藏作品以及30位中国当代设计师的先锋作品,其中包括伊姆斯夫妇(Charles and Ray Eames)、卡罗·斯卡帕(Carlo Scarpa)、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埃托雷·索...

  • 2021年“王式廓艺术扶持项目暨今日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入围名单揭晓
    2021年“王式廓艺术扶持项目暨今日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入围名单揭晓

    2021年,由今日美术馆与王式廓艺术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王式廓艺术扶持项目暨今日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正式重启。作为今日美术馆的重要公益项目,本届提名展通过提名委员会共同提名的形式全新升级项目机制,以更为国际化的艺术视角唯才是举,倾力扶持中国优秀青年艺术家。近日,知名艺术家王功新,艺术评论家、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

  • 艺术家吉麟作品参展​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芝城之炼3.0》
    艺术家吉麟作品参展​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芝城之炼3.0》

    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RHAA)推出《芝城之炼3.0》A City to Wear 3.0。“芝城之炼“系长期专注于探索新绘画实验的展览研究项目,致力于发掘专注于绘画的亚裔新兴艺术家,意在展示艺术家通过加深自身文化背景认识和探寻与生活经历相结合而对绘画这一艺术传统媒介的再定义与再思考。吉麟(Webson Ji)是一位综...

  • 【赠票】在木木美术馆,赴一场文艺复兴艺术大师与中国艺术家的对话
    【赠票】在木木美术馆,赴一场文艺复兴艺术大师与中国艺术家的对话

    展览现场木木美术馆创始人雷宛萤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距今久远,我们还能从中收获些什么?谈及本次展览的策划,木木美术馆创始人雷宛萤表示,“今年是木木美术馆诞生的第七个年头,一路走来,我们一直尝试突破常规的展览理念,超越地理和时空的限制,以此构建古今东西之间的对话。此前的展览从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局部实验的阶段,而此次与大英博物...

  • 中国风Ⅰ“中国风”是一个遍及世界的文化现象
    中国风Ⅰ“中国风”是一个遍及世界的文化现象

    导言:“中国风”在国人的认知中,它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文化潮流,当时欧洲对中国风(Chinoiserie)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一种时尚。海上贸易将大量的中国商品带到欧洲。诸如茶叶、丝绸、瓷器、扇子等,这些商品让欧洲人对遥远神秘东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十七世纪下半叶来华传教士将其考察成果...

  • “李尤松谈‘中国风’系列采访”将于9月15-17日播出
    “李尤松谈‘中国风’系列采访”将于9月15-17日播出

    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可以说遍及全球,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普遍接受了麦当劳、肯德基和好莱坞电影,吃穿住行普遍西方化。可是在不太久远的历史上,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欧洲曾经流行过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风”文化浪潮。遥远的中国在欧洲人看来似乎是一个恍若仙境的东方伊甸园,欧洲人尤其是上层的王孙贵族普遍喜爱来自中国的各种事物,在...

  • “邬建安个展:是海,是沙丘” 即将席卷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邬建安个展:是海,是沙丘” 即将席卷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邬建安《九重天》(局部),⼿⼯镂刻⽜⽪、⾦属框架,540x391x15cm,2008-2009 ©邬建安,2009一场穿梭于过去、现在与未来,遨游于神话、现实与科幻,纵横于当代美学、民间文化与时代命题的大型沉浸式展览项目——“邬建安 个展:是海,是沙丘”(Wu Jian’an: The huge sand dunes...

  • “彩墨光影——石齐艺术沙龙”在未时艺术中心举办
    “彩墨光影——石齐艺术沙龙”在未时艺术中心举办

    开幕现场此次沙龙由羽呈会艺术产业俱乐部创始人于飞主持。据于飞介绍,石齐作为中国当代画坛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以及具象、印象、抽象“三象合一”的经典理论,新中国画创作的不断实践,不仅在学术界和美术界影响重大,而且令石齐艺术在拍卖市场中的表现——有4件过千万元成交、近70件过百万元成交,成为当代画坛的市...

  • 陈亮:跨界的律动,诉说时间的痕迹
    陈亮:跨界的律动,诉说时间的痕迹

    “到底什么是绘画?”陈亮会反复这样问自己。在当今媒介多元的时代,怎样用平面的绘画表达超越语言的感受,是他一直探索的问题。展览“迹——陈亮跨界作品展”展现出艺术家十多年来的创作面貌。他把创作抽象画的过程形容为一种“冒险”。前往德国留学,则是他“冒险”的开始。陈亮《无题1》布面丙烯40×40cm 2005年谈到德国和中国艺...

  • 古人爱蟹,食之画之
    古人爱蟹,食之画之

    每年秋收时节,螃蟹黄满膏肥,正是品尝蟹肉的最佳时机。中国人吃螃蟹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从《周礼》有天子食蟹记载之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为吃蟹又提供了新方法。佚名《荷蟹图》最早古代人吃蟹,是最看重蟹螯的。晋朝大酒鬼毕卓就说过:“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了一生足矣。”文学家李渔...

  • 《西学东渐》|于明:写实是油画艺术的起点,但抽象美才是其归宿
    《西学东渐》|于明:写实是油画艺术的起点,但抽象美才是其归宿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玥主持学术讲座主讲人于明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于明通过讲述西方传统文化的历史,对比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共通与差异,探讨油画语言魅力。解读作为舶来画种的油画,能够在东方,特别是中国生根发芽并逐渐壮大的原因和作为中国油画家在艺术实践中的努力方向等问题。于明认为我们还没有能够彻底的进入到油画语言魅力中...

  • “时代今朝 光辉见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河北美术优秀作品展”举行
    “时代今朝 光辉见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河北美术优秀作品展”举行

    展览现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石家庄市美术馆(市画院)经过长期筹备,邀请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生活工作在河北大地的老、中、青艺术家,将他们的经典艺术作品与相关文献集中呈现,将艺术家群体分为30-40年代、50-70年代、80—至今年代三个单元进行展示,力图多样性、多维度地呈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党...

  • 《山海图纪》之鲲鹏变——许英辉艺术展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办
    《山海图纪》之鲲鹏变——许英辉艺术展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办

    鲲鹏变 199×104cm 纸本水墨 2021年前言:世界上一直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在华夏文明悠长的历史中,《山海经》一直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从上古世纪的传说到现存的粗糙明清木刻本,从先秦到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都有关于山海经只言片语的描述、引用和记载,仅从目前现存的版本中,我们其实很难去了解《山海经》的本来面目...

  • 方楚雄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120余件力作呈现“万物生灵”
    方楚雄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120余件力作呈现“万物生灵”

    非洲大草原的狮子、长颈鹿、斑马、羚羊,斯里兰卡和云南野象谷的大象,热带雨林的孔雀,美国西海岸的虬松,海南岛的竹笋根……方楚雄笔下的万物生灵,它们具有一种拟人化的情感,不仅呈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给观众带来一种脉脉情深的感动——“天地生灵——方楚雄的艺术世界”开幕式前排就坐嘉宾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致辞2021年9月...

  • 一本书读懂中国瓷器3000年
    一本书读懂中国瓷器3000年

    15世纪钧窑 月白釉出戟尊 上海博物馆藏元 景德镇窑 蓝釉白龙梅瓶 扬州博物馆藏《瓷器中国》瓷器中国陈克伦 著定价:118.00元《瓷器中国》一书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先生最新力作,陶瓷泰斗耿宝昌先生倾情作序题词推荐。本书用权威、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高清图片,讲述了中国瓷器三千年的发展历程,...

  • “秋鸿有信”——青年艺术家巨建伟作品展即将启幕
    “秋鸿有信”——青年艺术家巨建伟作品展即将启幕

    艺术家巨建伟巨建伟,生于1987年,河北高碑店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方向,就职于故宫博物院,现任故宫博物院书画临摹组组长,故宫博物院馆员,荣宝斋当代艺术馆推介中青年艺术家,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宋元人物画研究创作班导师,在读博士。《寒林图》-17.4cmX30.1cm《清林图》 36.5X33.5cm此次...

  • 艺术与科技,擦亮好奇的双眼
    艺术与科技,擦亮好奇的双眼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仰望星空的震撼与浪漫,都源自人类好奇的双眼。假设、想象、探索、触摸、行动、冒险、实验……科技和艺术在两条相邻的路上,殊途同归。龙骨车图 李嵩 宋代龙骨车(又称翻车)是中国古代运用最广泛、提水效率最高的农业灌溉工具,由东汉末年的毕岚初创,后改进而成。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龙骨车列为中国古代...

  • 陈鸿志个展“丢失底座的方尖碑”第零空间呈现
    陈鸿志个展“丢失底座的方尖碑”第零空间呈现

    “丢失底座的方尖碑·陈鸿志”展览现场作品《方尖碑》局部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文明的杰作,是除金字塔以外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的历史意义充满了纪念性、装饰性和信仰性,也是某种权威的强有力的象征。而今,每当提起方尖碑,不得不令众人仰视以观之,从而在人们的心理上营造了一种敬仰之情。然而,这件丢失了底座的《方尖碑》作品,它在本次...

  • 在故宫鉴画三十余年,他把古画里的秘密都告诉你
    在故宫鉴画三十余年,他把古画里的秘密都告诉你

    实际上,这幅画是当时的南唐国主李璟命令周文矩所画,用来“明示”他选定的继承人——他的弟弟们。依照古人坐席以左为尊的次序,图中并排而坐的两人中,正面观众的,正是李璟本人。他的右手边,与他同榻而坐的,是他的二弟景遂。下棋的两人,场景中位于左边的是三弟景达,右边的是四弟景逿(dàng)。总之,画面表现了四人的主次关系:李璟→...

  • 艺术与自然|徐志广:创作的核心是注入思想和情感,表达自我
    艺术与自然|徐志广:创作的核心是注入思想和情感,表达自我

    徐志广 《佛罗伦萨的夜晚》 100×190cm 布面油画 2019-2020年胡丹洁:您在这次意大利之行中有哪些收获?徐志广:这次项目设计的很不错,除了精心策划的考察和写生活动之外,还取得了一些意外收获。一是行程中特别安排了去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之前我多次去意大利都没能看到。再一个是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的王玥老师和...

  • 靳尚谊、范迪安、吴洪亮对话 | 探讨艺术与自然、写生与创作
    靳尚谊、范迪安、吴洪亮对话 | 探讨艺术与自然、写生与创作

    座谈会现场靳尚谊先生在座谈会上发言油画家、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在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了绘画的明暗、体积、空间、质感、光感,结构等问题。靳先生认为,人的构造从任何角度来观察都是对称的,了解了中线,不管什么动作都能画成对称、平衡的感觉。而体积问题更是关乎作品内在的一种抽象美。我们评价油画...

  •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爆冷门,金狮奖花落阿联酋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爆冷门,金狮奖花落阿联酋

    8月30日下午,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近三个月以后,评审团终于宣布了迟来的获奖名单:阿联酋馆策划的《湿地(Wetland)》荣获金狮奖,俄罗斯馆的《开放!(Open!)》及菲律宾馆带来的《互助结构(Structures of Mutual Support)》获得了特别奖。此外,评审团也针对独立项目颁布了奖项,柏林建筑工...

  • 巨大的沉默之物 | 启皓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及作品展
    巨大的沉默之物 | 启皓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及作品展

    《巨大的沉默之物》330x420x200cm聚丙乙烯泡沫块,真实漆巨大沉默物体(Big Dumb Object, BDO)是一个科幻小说领域里的词汇,指的是巨大的、神秘的、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物体,通常由未知的、非人类的力量建造。BDO在影视文学中的经典代表形象就是《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色巨石。《巨大的沉默之物》33...

  • 第21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化周”成功举办
    第21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化周”成功举办

    8月25—27日,第21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化周”以线上方式举办。哥伦比亚总统杜克特发来贺信,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蓝虎、哥科技创新部长克瑞先(Tito José Crissien Borrero)、哥农业部长纳瓦罗(Rodolfo Zea Navarro)、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哥代表博贾尼奇( Alan Bojanic)、...

热点文章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1)
推荐文章
    栏目ID=0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