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塞纳河到光华路 他们用一生书写“装饰”的现代化之路

时间:2024-11-06 22:32:04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318


常沙娜先生莅临开幕式并观展,图为与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交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主持开幕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致辞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在致辞中指出,在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以“‘装饰’的现代化”为题举办展览和研讨会蕴含着深切的期待。“光华路”不只是地标,而是一种精神载体,蕴含着几代人的奋进历程;塞纳河也不仅代表法国,更是那个时代,甚至整个西方世界装饰艺术当代表达的圣地。从塞纳河到光华路,再到清华园,因而具有了西学东进与融古铄今的交互相映的使命,由此形成了“光华路”百花园林的一支重要的文脉,并随着时代逐步彰显出文脉传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如果说塞纳河是遥远的过去,那么清华园则代表着当下与未来。这是“光华路”的文脉与荣耀,更是几代人付出青春甚至终其一生的追求,“光华路”的精神必将永存。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老先生家属代表崔冬晖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作为本次展览艺术家的家属代表发言并表达了对展览团队的感谢。他提到,策展团队在进行文献研究和整理的过程中,一点点挖掘和发现了那个时代的许多故事,见证了工艺美术与装饰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受到重视与发展的历程。此次展览不仅是为了展示老先生们为中国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也是为了纪念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辈们在工艺美术与装饰艺术领域的点滴积累与贡献。

研讨会合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主持下午论坛

下午论坛发言环节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主持。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21世纪文明视域下中法视觉艺术所传递、描绘和共享的价值观》为题探讨了两国视觉艺术的交流与互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从塞纳河到清华园:“装饰”现代化进程中光华路的文脉传承》为题剖析了装饰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陈之佛与雷圭元在中国现代图案理论上的贡献》为题,对两位艺术家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传统图案元素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构与新生》为题展示了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图案研究是中国设计教育发端》为题回顾了图案研究在设计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韩文涛《美之为美,美美与共——装饰艺术的当代发展》为题梳理了装饰艺术的发展脉络,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张凌浩《“装饰”的现代化:中国化设计的持续建构》为题探讨了装饰艺术的现代化路径。

论坛结束后,策展团队成员周爱民、郭秋惠、李迎军、王小茉、贺婧、陈楠、陈洛奇等分享了展览筹备及展陈思路,祝重寿、包林、唐薇、杨阳、吴晞、宿利群等就展览的主题与策划,以及学院的文脉与传统展开了圆桌讨论。

从光华路开始,拉开了本次展览的序幕(拍摄:傅朗)

五位先生的展厅串联起“装饰”的现代化之路

展厅现场(拍摄:傅朗)

展厅空镜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