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桦:琴弦上的漫游者

时间:2025-05-10 21:31:33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52


2015—2019年间,小提琴演奏家张桦每年夏天都会飞往奥志贺,参加小泽征尔国际室内乐学院为期10天的集训及演出活动。

有一回,当小泽指挥完贝多芬的《F大调第十六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16 OP.135)第三乐章之后,张桦被淹没在感极而泣的泪光中,她听到了一片哭声:台下观众哭,乐队成员哭,小泽本人也哭了……

在室内乐和管弦乐领域,张桦曾于Carls St. Clair、Giancarlo Guerrero,和Thomas Wilkins等世界著名指挥家合作。多次受邀到小泽征尔国际室内乐学院参演期间,张桦亦曾与世界级音乐家小泽征尔、原田贞夫、川本佳子及Julien Szulman密切合作。张桦还曾是Cong四重奏(Cong Quartet)成员,并接受过格莱美奖得主——太平洋四重奏乐团(Pacifica Quartet)的指导。

2024年,张桦在DMV地区完成了自己的独奏音乐会演出。

参加演唱会的一些同行认为,张桦完成了一次高难度的挑战。从天才莫扎特所代表的古典时期的璀璨光辉(Mozart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No. 21 in E Minor, K304),到布拉姆斯深沉丰富的浪漫主义情感(Brahms Sonata Piano and Violin No. 1 in G Major Op. 78,“Regensonate”,再到拉威尔描绘的色彩斑斓、富于想象的法国印象主义世界(Ravel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 2 M. 77),张桦带领听众完成了一次音乐时光之旅。

这几位指挥家性情各异,对乐团的引导方式也各有千秋。

Carls St. Clair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对整个演出的过程有极致的追求。Carls St. Clair必选的一首曲子是理查德-斯特劳斯的《英雄生涯》,这首曲子对首席小提琴手有极大的考验,不仅要处理复杂的节奏和多变的调式,还要跟大提琴互动,起到带领整个乐团的作用。

张桦回忆说,第一次合练时,有乐手没跟上乐团的节奏,Carls St. Clair非常生气地发问:“难道你们排练前自己不去熟悉曲子吗?!”

Giancarlo Guerrero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他非常清楚,也善于引导乐团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疫情之后,他选择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这首曲子反抗压迫,以抗争求生存的意味,Giancarlo Guerrero希望能因此鼓舞人们从疫情的悲怆中走出来。

谈到另一位著名的指挥家Thomas Wilkins,张桦对于他引导乐团理解《大海》的一段话记忆犹新,Thomas Wilkins当时以陶醉的神情对乐手们说:想象你走在花丛中,忽然看到心仪的一朵花。你只是抬起来闻一闻它,而后继续往前走……这就是《大海》需要的感觉!

跟管弦乐大师级的乐手以及著名指挥家的合作,打开了张桦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对更多音乐形式的表现力。2019年,她曾跟鲁塞交响乐团合作在多布里·约伊尼科夫国家社区会堂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曾跟索菲亚独奏室内乐团合作,在保加利亚舒门演奏巴赫A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当时的指挥为普拉门·朱罗夫。

2021年以来,张桦参演过的音乐会还包括:月之音乐学院师生朋友音乐会,硕士学位授予仪式,艺术家文凭室音乐会、发烧公司出品烛光系列印第安纳波利斯首映礼,IU西北Chansellor入职仪式等等。

在这些音乐会上,张桦有更多机会重新演绎与当代音乐大师合作,演绎历代音乐大师们的代表作。

“我的琴声就是我的情绪。”在张桦看来,优秀的乐手善于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融入乐曲的表演过程中,所以并非简单复现大师的作品。比如莫扎特的曲子,左手的揉弦不能幅度过大,要拉得典雅、干脆一些,表达出一种“古典的浪漫”,而非那种缺乏节制与含蓄的夸张感。

张桦给合作过的乐团留下这样的印象:她对于音乐的直觉很好,也善于从乐曲的结构分析找到句子,是一个能够把音乐天赋和逻辑思维能力自然结合的小提琴手。

“从贝多芬,莫扎特,到海顿、舒伯特等人,每一代音乐大师都在创造新的音乐史,而小提琴手每一次演出都是与大师们对话的过程。”张桦表示,未来她将继续领悟能够心手相应的音乐表现形式。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有归于无的过程,而真正打动听众的琴声,正是乐手们内心流出的音乐。(文/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