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7 23:59:03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455
活动现场 吟光发言
讲座开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唐晖指出,吟光的创作扩展文学边界,《港漂记忆拼图》呈现错综复杂的空间关系。在他早期作品《时空一击》里也是创造神秘空间,不断解构元素并重新组合,激发大家在快速变革的大时代,重新审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唐晖与吟光
回溯科幻脉络,引入东方视角
吟光在讲座中回溯了科幻发展历程,科幻往往诞生于充满雄心、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中,是国家科技创新影响力与人类命运宏大叙事的结合。她引入“国风+科幻”的视角,表达寻找中式科幻的必要性,从东方哲学美学底色出发,构想未来图景和时代叙事。因此,吟光创新性推出“东方幻想”系列作品《天海小卷》《海上舟》,与MYStudio等艺术家合作,在科幻框架中激活《山海经》、中国古代天文观念、山水画时空哲学、敦煌壁画乐舞、楚骚传说等基因,走向人类、机器、社会和自然共存的未来,这也是新一代青年文艺工作者传承民族文化、塑造身份认同并建立东方世界观的尝试。
以科幻为矛,持艺术为盾
在科技时代,吟光倡导“与AI共生”,认为科幻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文化实践,天然具有“世界性”,不仅可以观测,更可以主动参与塑造未来。她论述,以科幻为媒介,开发想象力驱动的艺术教育,培养“未来定义权”、技术共生意识与研判未来趋势的能力,发挥人文学科的引导和主体性功用。
她最后提出以科幻为矛、艺术为盾,并引用鲁迅名言“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共勉文艺创作者积极应对数字伦理和原创性的挑战,同时坚守人文精神,守护文明之光。
这种“造未来”的艺术实践,是对人类文明可能性的主动书写。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及壁画系直属党支部主办,作家出版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协办,既是中式科幻与跨媒介创新的思想碰撞,也是对文艺如何在科技时代赋能现实的积极探索。吟光以富有时代感的先锋创作,展示了中式科幻如何连接过去与未来,艺术与科技,传统与创新,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注入活力,一个新的叙事范式正徐徐展开。
当《港漂记忆拼图》中城市碎片与数字光影在时空交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学形式的突破,更是文化传承的当代表达。
作家吟光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