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艺术展暨沙龙对话“艺术的身份”在启皓中心开展

时间:2025-05-27 21:58:49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344


向京《追鱼》,雕塑,玻璃钢着色,168×55×61cm,133×415×200cm,组合后尺寸可变,2014-2016年

赵玉中《魔园》,装置,废弃物品,50×50cm×72(300×600cm),2025年

朱离子格《笔触》,现场装置,钢丝球,钉枪,尺寸可变,2025年

廖雯,当代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女性艺术研究者。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美术报》编辑、记者,1993年开始作为当代艺术批评家和独立策划人活动至今。主要展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跨世纪彩虹》《性殇》《花非花》《娱乐不死》《心血匠器》《占地一平方米》《假园》《存在》《专注与缓释》等。2014年开始做艺术活演实验表演至今。主要作品有《极限自由》《彳亍》《貌离神合》《琴棋书画》《他山之石》《与马对话》。

艺术家

赵玉中,1935年冬天出生于南京,1937年随母亲逃难到重庆,在重庆长大,1950年迁回北京,初在世界工联亚奥联络局后合并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到退休,2000年随女儿居住在宋庄至今。丈夫1988年去世后,一直和女儿一起生活。退休后自娱自乐,操持家务之余,用舍不得扔掉的废弃物做“艺术”,至今二十多年。

沙龙现场

沙龙主持:李洋

于渺是一位策展人、研究者和影像创作者。她关注采掘地景、能源基础设施(煤炭、石油、水电)和生态政治之间的复杂互动。于渺的创作基于在地走访和历史研究,将图像、神话传说、宇宙观、诗歌和表演编织为思辨叙事。她的“能源三部曲”,包括《额姆宇宙》、《琥珀》,《给你讲一个关于沉积的未来故事》,曾在歌德学院、时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汉堡美术馆展出。于渺策划的展览围绕生态议题展开,包括《化石阳光,沉积之身》《地缘与地质之间》、《微光渐暗》、《2021年OCAT双年展:百物之息单元》、《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西双版纳》等。于渺曾在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康奈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金匠学院等院校分享过她的研究,也曾在中国美院IMFA教授研究生课程。她的学术文章发表于ARTMargin,Afterall, Artforum, Art Review Oxford, LEAP, Art Monthly等刊物。她的影像作品曾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德累斯顿国家画廊、哈佛大学、德国沃尔夫斯伯格美术馆、歌德学院、伦敦大学等机构展出。

周颖,自九十年代初加入北京红门画廊,至今深耕当代艺术30年,兼艺术项目协调人、艺术家经纪人、艺术创业产业经营者、公共艺术项目策划人、美术馆国际项目顾问、收藏顾问等多重身份。多年来从事艺术展览、推广、研究工作,作为当代艺术在中国最早的推广者、实践者、管理者和践行者之一,被行业众人称为“幕后推手”。是2002年开始的798艺术区最早的入住机构创业者和园区最早的开拓者之一。2013年作为核心主创人员和艺术总监共同成功创立了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作为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021)创始艺术总监、执行委员会成员;担任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召集人和执行策划人。在疫情期间将贝氏艺讯(the Baer Faxt)带入亚洲藏家视野,并与合作伙伴创立贝氏艺讯亚洲资讯咨询平台并负责其亚洲周刊资讯及会员业务。

启皓文化基金会 

Genesis Culture Foundation

通过举办展览、支持研究、培育人才、开展公共项目等方式,建设一个文化生成、思想交流与观念传播的平台。基金会现设有艺术家支持计划、启皓音乐、启皓对话、启皓艺术讲座、委约创作等系列主题项目,以公共文化培育及现当代艺术支持为重点。

启皓中心  Genesis Beijing

一个集新型工作场所、文化艺术展示、美好生活方式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也是一个多元的、活力的、面向国际的城市社区。拥有世界级艺术大师打造的超甲级办公楼、宝格丽酒店、河岸乐享区、启皓艺术馆、启皓会客厅、270°景观展厅等多个创新空间,启皓中心持续推出各类音乐会、展览、艺文演出等艺术生活产品,为丰富城市的活力与生机助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