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7 00:11:52 来源:艺术中国点击:319
我自杭州来:中国书画邀请展旨在以笔墨为桥,庆祝中新建交35周年,促进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5月21日也是浙江大学成立128周年的校庆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办展览,可谓是意义非凡。
本次展览以“我自杭州来”为题,旨在将杭州的书画艺术通过较高水平的展览呈现给全球观众。策展人不仅希望以艺术之名,构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将杭州的山水灵秀、人文积淀,连同艺术家们的思考与创造,带到新加坡,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是希望站在“东方十字路口”向全球国家发出讯息:“我自杭州来”将作为一个艺术品牌带着中国书画艺术走向全球,未来将走进更多国家进行艺术巡展,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艺术魅力。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赵丰致辞
特邀导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
在开幕当天的下午,特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进行题为“王铎的书写表演”的讲座分享,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及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林立副教授主持,新加坡艺术届嘉宾列席讲座。薛教授从书写情境的角度,对王铎的书写场合、观众、互动与作品形式进行了极为生动地解读,引发了听众的诸多思考,讲座结束后的现场讨论也氛围热烈。
讲座现场
江南艺韵,笔墨传音。以艺术为媒介,“我自杭州来:中国书画邀请展”期待与更多的新加坡文化艺术从业者、爱好者产生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思想共鸣。
展览持续至6月5日,入场免费,欢迎前往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观展、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作为中国书画艺术的江南重镇,杭州有可诗可画的西湖和其周围的群山,整个山水城市的地理格局也孕育了杭州浓郁的人文气氛,不但滋养着本地的文化艺术,也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到杭州留下游踪, 或者长居下来,千百年来,莫不如此,他们为杭州构建了精致优雅的艺术传统。 进入数字时代的杭州,在根植传承和发展当代中国书画艺术方面,也有着自己的 独立思考和创新作为。
卓鹤君 秦观《点绛唇·桃源》“醉漾轻舟”词意 纸本设色,国画 143cm×37cm 2020年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传承马一浮、潘天寿等大师的文脉,深耕艺术研究与创作,使得本次展览不仅呈现艺术作品,更通过学术视角,诠释书画背后的文化基因。展览精选了与杭州这个城市息息相关的中国当代重要的书画名家,为观众呈现他们近期的精品力作。汇聚8位艺术家、学者的33幅作品,题材扎根江南文化,既有传统山水花鸟的隽永意境,亦见现代水墨的先锋探索,通过书画艺术,搭建中新文化交流的桥梁,展现东方美学的深邃魅力。
白谦慎 杜甫《登高》 纸本水墨、书法136cm×34cm 2025年
参展艺术家包括浙江大学白谦慎、薛龙春、吴强、陆尚等学者,以及童中焘、卓鹤君、鲍贤伦、虞仲韦等杭州书画届的名家。他们的作品被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收藏,展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高水准与广泛影响力。他们有的在高校深耕教学数十载,一边研习古法,一边将时代精神注入笔墨,他们笔下的山水,既是对“师古而不泥古”的践行,更是将祖国山河化作胸中丘壑的诗意表达;有的投身学术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却始终保持着对笔墨的热爱,在案头挥毫间延续着先贤“修身养性”的文人精神。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杭州千年书画传统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如何焕发新生的思考与回答。
吴强 花气松香联 纸本水墨、书法 135cm×18cm×2 2024年
陆尚 山寺秋光 纸本水墨、国画 100cm×50cm 2022
展览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支持单位: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杭州校友会
展览时间:2025年5月21日至6月5日(周一及公共假期日闭馆)
开幕式:2025年5月21日 10:30-12:00
展览地点: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二层展厅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